第四十一章 地理大发现(第3/6页)

1年后,佩德洛·德·科维汉姆带着热那亚梅迪奇家族的介绍信,开始从陆路去寻找“普勒斯特·约翰”的神秘国度之旅。他一路南行,渡过地中海,穿越广袤的埃及国土,继续向南方深入抵达亚丁,并从那里换上海船,渡过波斯湾。1800年前,亚历山大大帝之后,就没有几个白人见过波斯湾。后来,科维汉姆造访了印度河岸的果阿及卡利卡特,在当地听说了许多有关月亮岛(马达加斯加)的传说。据说,该岛位于印度与非洲之间。之后,他在返回波斯湾的途中,秘密地参观了穆斯林的大本营——麦加和麦地那。随后,他再次渡过红海,并于1490年找到了“普勒斯特·约翰”的国家。原来,约翰只不过是阿比尼西亚的黑人国王,他的祖先在4世纪皈依了基督教,比基督传教士辗转到达斯堪的那维亚的时间还要早700年。

这许许多多的航行使葡萄牙的地理学家和地图绘制者们相信,虽然朝东前往东印度群岛的旅行可以实现,但实施起来绝非易事。然后,引发了一场大争论。一些人赞成从好望角以东的方向继续探索,另一些人则说:“不,我们必须向西横渡大西洋,才能到达中国。”

我们这里要说明的是,那个时代大多数聪明的人都坚信,地球并不像一张扁平的烙饼,相反地球应该是圆的。伟大的埃及地理学家克劳狄乌斯·托勒密提出关于宇宙构成的托勒密学说,宣称地球是方的。这一理论满足了中世纪人们的简单需求,因而受到广泛接受。不过到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们抛弃了托勒密体系,转而接受波兰数学家哥白尼的学说。通过研究,尼古拉斯·哥白尼的学说认为,有一系列圆形的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地球就是这些行星中的一个。然而,因为害怕宗教法庭的迫害,哥白尼小心翼翼地保存这个学说长达36年,直到1534年,也就是他去世的那一年,他的学说才得以公开发表。宗教法庭最初建立于13世纪,当时主要是为防范法国阿尔比教派和意大利华尔德教派的异端邪说威胁罗马主教的绝对权威。实际上,这些人都是性格温和的异端分子,不相信私有财产,信仰虔诚,宁愿过基督那样的贫穷生活。现在双方争论的焦点不是向东或向西能够到达印度和中国,而是哪条路更近、更方便。

主张向西航线的人当中,有一位热那亚水手,名叫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他出生于羊毛商之家,曾经在帕维亚大学主修过数学和几何学。后来,他继承了父亲的羊毛生意。可没过多久,我们又发现他在东地中海的希俄斯岛上进行商务旅行。后来,我们听说他乘船去了英格兰,但此行到底是作为羊毛商还是作为船长去的,我们就不知道了。1477年2月,哥伦布造访了冰岛(如果我们对他所说的话确信无疑的话),但更可能的情形是,他好像只到了法罗群岛。因为在每年2月,此地地冻天寒,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冰岛。哥伦布在这里遇到了强悍勇敢的北欧人的后裔,他们从10世纪开始就已在格陵兰岛定居。在11世纪,他们还访问过美洲。当时利夫船长的船遭到狂风巨浪的袭击,被风刮到了美洲的文兰岛,也就是拉布拉多半岛。

至于那些遥远的西部殖民地后来结果如何,我们无从得知。利夫的兄弟托尔斯坦因的遗孀后来嫁给了托尔芬·卡尔斯夫内,他于1003年建立了托尔芬·卡尔斯夫内殖民地。遗憾的是,由于爱斯基摩人的敌意与反抗,该殖民地只维持了3年就被推翻了。至于格陵兰岛,从1440年开始就再也没有了当地居民的任何音讯,很可能所有定居格陵兰的北欧人都死于黑死病,这种病曾经夺走了挪威一半人口的生命。不管怎么样,关于“远西地区的大片土地”的传闻依然在法罗群岛和冰岛的居民那里广为流传,哥伦布想必也听说过这样类似的消息。从苏格兰北部群岛的渔民那里,哥伦布进一步收集到更多的信息。然后,他来到葡萄牙,娶了一位曾为亨利王子(航海家亨利)工作的船长的女儿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