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 乩坛实录(第4/9页)

洞师谈:今吾师来此,缘非浅少,望多注意言中之妙意为要。以后如汝虔心,吾可常请吾师来此训教。刻均随吾师赴城东,明日如吾师色喜,吾可为等请之。

请训(二十九日)

今晚戌初,吾或随师来,诸生可用椅设一位以为师坐,可不须设他位是要。吾须先回,以便不误师唤。

吾师即到,诸生少待。师到时,勿论书画,均须详细录清,内中妙意,非同平常。吾迎师来。

师谈,肃静,吾退。

吕祖谈:哈哈!诸公缘实非浅,今本回山,予徒洞明挽予来此致训。

洞师谈:师驾已回山,吾均须随往,二日后回。

请训(五月二日午正)

洞师谈:数日不晤,念念。昨随师去,正值回报秦灾奇重。吾师似携吾等援救,须赴秦十四日始回。所以悟仙拟先传诸生学习静坐,以为养性之初步。唯应传否,须由悟仙择定,不可任人皆知。今晚酉末戌初悟仙来此。

请训(即日戌刻)

悟仙谈:嗳!秦民何辜,遭此奇灾!父子相食,夫妇离散,鸡犬无闻,草木殒绝!师闻大伤,即奏明玉帝,并代叩免,减轻斯灾。奈人心过乖情无可赦。师拟携徒百余赴秦,以尽万一耳。今可传静坐法,俟回时,续谈“灵魂”。传静坐,准周关张白李席关王数人外,均不准,俟回时,再行酌准。如背吾私授者,定行重惩。肃静慎听。有事先答,无事可将余人回避。(静坐法守秘另录)

请训

吾亦望广纳弟子,奈无师命,不敢妄为。汝敬神仙甚诚,好!可长此不怠,自有神佑,前途好,惟官财运多过,以后尚有平平运九年。此外修真了性以遗子孙。明日赴秦,十四日回。

请训(十六日)

洞师谈:扶笔者不许更人,已告数次,何仍不遵?如以后常似此,定予薄惩。

悟仙批李生命运:李公为人潇洒,颇明世态炎凉。惟处世仍欠周到,故前途不无障碍。嗣后勿过耿直,或可如愿。官尚有三级望,须自修之。

复请

金到。师返,劳碌特甚。并因更扶笔之人不满,以致不愿多谈,明日可求恕之。

请训(十七日戌刻)

洞师谈:日昨未获畅谈,亦未克详告别后情形。此次悟仙劳苦特甚!共计救济数十生灵。吾等虽各努力,然终不如也!故师面奏玉帝,得钦奖佐浮之号。晤时,诸生可为贺之,并须称以“佐浮大仙”为要。今日吾不多谈,明日与佐仙同来。(问何为佐浮?)即替天行道之义。

请训(二十日亥时)

悟仙谈:有劳诸公致贺,愧不敢当。复蒙吾师奏我玉帝过奖,尤觉汗颜!此次赴秦,乃系理之当然。况师亲往,吾何敢不随侍左右,又何功之有?惟吾等多日未谈怅甚,想诸公定表同情。再诸位之坐功,定有可观,亦可使吾稍慰!明日再与诸位谈第二层坐法。至扶笔非不能易人,乃因其他各人扶时多过力或不及,并有参加己意,故不能吾意,亦即不能成文也。白、李二公性顺灵敏,故可用,余者可虔心习练,自成。余人可请金鼠指导。

诸公欲训之事,可明酉作答,现有事须回。

请训(二十一日酉时)

洞师谈:日昨佐仙临坛,返时,对诸静坐毫无进益,白生更甚,致碍他人进层,所以仍须十日,俟白生与众同等时,再授二层。因初层并无妙诀及困难,只知姿态即可。佐仙今替师赴川玄真坛,临坛授道,明日即可回。现一翁多日不临者,因师处事多,在彼助理一切,故不克分身,俟秦灾平靖即来。近日因救济事亦甚忙碌,不暇多谈。每日除此处抽暇来少谈外,他处均不亲往,吾徒代。

诸生问在讲堂静坐时有响动有无妨害

无关,各不相扰,日常即不生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