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建筑

佛寺

寺庙是我国佛教建筑之一,是中国宗教建筑的主要类型,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佛塔、石窟被称为三大佛教建筑,这些建筑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一般认为,佛教是公元1世纪前后的东汉初年由印度传入中国内地的,随之出现了佛寺。当时中国建筑体系已经形成,匠师们不但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艺术经验,而且已建造过许多祭祀礼仪建筑和高层楼阁。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石窟寺等,从一开始就受到这些传统因素的影响,与佛教中国化的进程相适应,佛寺的中国特色也逐渐加强。

佛寺建筑采取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院落式布局。寺中的单体建筑除了某些砖石结构的塔以外,也大都采取了木结构建筑方式,而砖石塔也大多模仿木结构建筑的形象。因而使佛寺的艺术面貌在整体上和世俗建筑没有太大差别,除了殿堂里的佛像、宗教陈设、壁画和装饰的宗教题材以外,佛寺建筑本身与宫殿、衙署、住宅等十分相似。

中国最早的佛寺建筑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的洛阳白马寺,是由原来接待宾客的官署鸿胪寺改建的。东汉末年,笮融在徐州建造了规模很大的佛寺浮屠祠。经三国到南北朝,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社会动乱,再加以统治阶级的提倡,佛教和佛寺发展很快,仅北魏统治范围内,孝明帝正光(520-525年)以后,就建有佛寺3万多所,仅北魏都城洛阳就有1300多所,南朝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也有500多所。

早期佛寺已经采用了院落布局,有两种方式:一是以佛殿为中心,和一般世俗建筑没有多大不同,主要见于中小型佛寺或由官署、住宅改造而成的佛寺;二以塔为寺院中心,在大型的新建的佛寺中较多,如东汉白马寺、浮屠祠和《洛阳伽蓝记》中记述的北魏洛阳永宁寺。

按《后汉书·陶谦传》记载,徐州浮屠祠中心一塔,“堂阁周回”,可以容纳三千多人。永宁寺中心木高达九层,据称远在十里外就可以看见;前为寺门,后有佛殿,四周廊庑,有僧房楼观一千余间,院墙覆瓦,四面各开一门。中心塔式寺院来源于佛教徒绕塔旋转以示崇敬的戒行礼仪要求。

隋唐以后,佛教更重义理,为满足宣讲义理的需要,以佛殿和法堂等殿堂建筑为主的布局更见盛行,寺内不一定有佛塔,即使有也常常建在寺的后部和中轴线以外的别院。唐代都城长安有佛寺约百数座,一般都很大,有的大尽一坊之地,规模宏伟,连《唐会要》也称其“僭拟宫殿”。唐代后期,佛寺发展更快,与皇帝发生了经济矛盾,唐武宗下诏“灭法”,一次即拆毁官寺4600余座、私寺4万余座。这也可见当时佛寺建筑之盛。

佛塔

现存的佛教寺庙绝大多数是明清时期建立或重建的,据统计,总数有数千座。布局大都是正中路前为山门,山门内左右为钟鼓楼,正面为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是大雄宝殿,再后便是藏经楼。正中路左右布置有僧房、斋堂等建筑。一般寺院都有大雄宝殿,是寺院内最主要、最庞大的建筑。

如今,中国佛寺除了仍旧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具有文化和旅游建筑的性质了。

我国的古塔大都是属于宗教建筑,一般称佛塔。

“塔”是梵文“stūpa”的音译略写,有时又借“Bu-ddha”(佛)的译音浮屠、浮图,是随同佛教一起从印度传入的。“塔”的原意是坟墓,早在释迦牟尼以前就已存在。释迦牟尼死后,遗骨分葬在多座“stūpa”中,从此“stūpa”就具有了宗教纪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