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诸葛亮

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下)将于4月15日在上海发售。经与易教授联系,我们于此先行刊发作者为该书撰写的“后记”之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编 者

以言治罪

在许多人看来,曹操和诸葛亮,不但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政治集团,而且根本就不是一路人。这当然不无道理。不要说他们的“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有天壤之别,即便他们的“历史形象”,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正是这些原本就存在于历史中的差异,才使他们在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变成了“针尖对麦芒”的“汉贼不两立”。但是,如果我们彻底抛弃王朝正统的无谓争端,暂时搁置个人品质的道德评价,仅仅着眼于阶级立场和政治路线,那就不难发现他们之间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对而言,诸葛亮对名士比较同情。刘备杀张裕的时候,诸葛亮就曾出面相救,只不过没能救下来。他接管蜀汉政权以后,对蜀中名士如杜微、谯周等人也都礼遇有加。这并不奇怪,因为诸葛亮也是士人,而且和法正、张昭、鲁肃他们一样,也是流亡北士。但诸葛亮并不单单是士人,他还是蜀汉丞相。这个身份和角色当然更重要。因此,当名士们的行为或言论危害到蜀汉政权时,诸葛亮也不会客气,甚至也会像曹操那样“以言治罪”。

彭羕之死与孔融、祢衡颇有相似之处。他的罪名,大约是“煽动谋反,颠覆政权”,因为他对马超说了“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的话。但彭羕辩解,说他这话是要马超在外建立武功,自己在内辅佐刘备,共同讨伐曹操,并没有谋反的意思。这事依我看多半是一笔糊涂账。

诸葛亮讨厌彭,和曹操讨厌祢衡、孔融是同样的原因,这几个都属于最让人讨厌的一类名士,即所谓“浮华交会之徒”。此类名士的特点,是名气大脾气也大,学问大派头也大,好发议论,口出狂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据《后汉书·孔融传》,曹操杀孔融之前,曾写信给他,说我曹某身为人臣,虽然“进不能风化海内,退不能建德和人”,但“抚养战士,杀身为国”,整治那些“浮华交会之徒”,还是绰绰有余的。诸葛亮的想法,当与此相同。他废来敏的时候,就有“来敏乱群,过于孔文举”的话。可见来敏就是蜀国的孔融,彭羕则是蜀国的祢衡。这样的人,无论在曹魏还是在蜀汉,都不受欢迎。

曹操杀孔融,刘备杀张裕,诸葛亮杀彭,倒不完全出于他们的个人好恶,更重要的还是政治需要。这种需要,也不单单只是巩固政权,还与他们的政治路线有关。曹操是新秩序的建设者。其实诸葛亮也是新秩序的建设者。在这个问题上,诸葛亮与袁绍相反,与曹操相似,他坚持汉初的“察举制”,就是不让士族垄断仕途;他杀彭羕,废来敏,废廖立,就是不让士族控制舆论。至于豪强,诸葛亮的政策是两个字:抑制。

虚君实相,依法治国

诸葛亮和曹操一样,既是新秩序的建设者,又是旧制度的改革者。由此可见,诸葛亮执行的,实际上是一条“没有曹操的曹操路线”,或者“反对曹操的曹操路线”。而且,诸葛亮走得还更远。曹操这个人,是有理想无蓝图。曹操一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不断试错,然后纠错,然后再错。他的“法家寒族路线”,其实是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

诸葛亮则不同,他是既有理想又有蓝图。我们看诸葛亮的治蜀,是那样的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可见心中有数。也就是说,他有着明确的建国方略和执政理念,要建立一种新的国家制度。这个新的制度,从诸葛亮的实践看,我认为可以概括为八个字:虚君实相,依法治国。后者是曹操也做的,但诸葛亮做得更好。曹操的法治仍不免人治色彩,诸葛亮就更纯粹,也更公平。曹操的政府仍不免贪腐,诸葛亮那边就廉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