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得寸进尺

赤壁之战后,曹操又进行了三次战争,即破马超、韩遂,征孙权,伐张鲁。三次战争时间都很短,曹操甚至宁肯半途而废也要返回邺城。那么,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每次都匆匆忙忙赶了回去,究竟是要做什么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品三国之——得寸进尺。

在上一集易中天先生讲到,曹操在赤壁之战后进行了三次战争,即破马超、韩遂,征孙权,伐张鲁。三次战争,都是半途而废。刘备的谋士法正认为,这一定是因为曹操的后方有更严重的问题,要等着他回去解决。那么,曹操三次出征,三次都从战场上匆忙地赶回去,是像法正说的那样,曹操的后方出了问题,要等着他回去解决吗?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那是什么问题如此重要,会让曹操宁愿在战场上半途而废,也要匆匆忙忙赶回后方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品三国之“得寸进尺”。

易中天:

上一集我们讲到,曹操得陇不望蜀,半途而废,其原因呢?刘备的二号谋士法正认为是他“内有忧逼”。那么是这样的吗?是这样的。曹操他不是自立门户,他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或者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是利用大汉王朝的现成的政权来做他自己的事情。这个东西就搞不太清楚了,那在朝廷里做官的有的是他曹操的人,有的不是他曹操的人,是原来这个大汉王朝的官员。所以曹操这边,大后方即大前方,他是腹背受敌、两面作战,朝廷里面蔑视、嫉妒、反感、仇恨曹操,打他主意,看他笑话的,大有人在。而且这些人情况也很复杂,战前战后不一样,我说的战是指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以前,曹操基本上是一路凯歌;而且曹操这个时候对皇帝、对百官应该说态度也比较好,大家还觉得他是一个要匡复汉室、平定天下、统一国家的这么一个英雄,所以虽然有些人跟他面和心不和,大家也还比较客气,攻击他的人不太多。但是赤壁之战以后,大家发现曹操这个人他也有失败的时候,一些本来就反对他的人就开始做文章了。

*赤壁之战曹操虽然战败,但他作为汉朝丞相的地位并没有改变,曹操实际上仍然掌握着汉朝的政权。朝廷上那些反对他的人,就开始大做文章,朝廷之外更有敌人骂他是“托名汉相,实为汉贼”。那么这个时候的曹操,是从此收敛野心,态度放谦卑了,还是根本不在乎别人的说法,依然我行我素呢?

而曹操怎么样呢?赤壁之战以后,他的功劳比以前小,野心倒比以前大;成绩比以前少,态度倒比以前坏。这当然引起大家的不满意了,攻击他的人就多起来了。那么攻击他的人当中也是有两拨人:一拨我们姑且称之为小人,就是本来就是看到谁红了他就对谁不满意的,他就是要整谁、挑谁毛病、找谁茬的,有这么一拨;还有一拨呢,确实是忠于大汉王朝的,就觉得曹操是不是要篡汉啊。那么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曹操的大后方是很不稳定的,所以曹操是腹背受敌、两面作战。这点曹操心里非常地清楚,所以他在建安十五年,也就是赤壁之战一年多两年以后,发了一条教令,叫做《让县自明本志令》,又叫《述志令》。

*“令”是中国古代上级告谕下级的一种文书。曹操写《让县自明本志令》的背景,是因为在建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210年,汉献帝又给曹操加封土地和人口,以表彰曹操巩固汉朝政权、统一中国北方的功绩。但同时,朝廷上也有反对曹操的声音,认为曹操是一个要篡汉自立的“汉贼”。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写出《让县自明本志令》以表明心志。

“让县”就是将汉献帝封给曹操的三县、两万户让出去。在这篇文章中,曹操说自己起初只想做好一个地方郡守,世道混乱,便想隐居乡下,后来兴兵讨伐董卓,也没有多大的志向。然后,曹操历数自己的功绩,表明自己功业虽大,但无代汉自立之心。最后,笔锋转到当前,说封给他的土地可以退,也就是曹操可以“让县”,但兵权不能放弃。文章叙述了曹操在不同形势下,产生的不同愿望,写得十分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