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箭在弦上 王安石进京

比司马光小两岁的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字介甫,而且跟前者一样也是官员的后代,也是从小就博览群书,后来又考中进士。据说,王安石甚至原本排名第一,只是由于仁宗皇帝不喜欢他考卷中的一句话,这才屈居第四。

犯忌讳的那句话,叫“孺子其朋”。

孺子就是小孩子。春秋时,齐景公跟儿子做游戏,自己嘴里咬着绳子扮着牛,让儿子牵着走。没想到他儿子一跤摔下去,景公的牙齿就断了,从此留下“孺子牛”的典故。

显然,孺子没问题,犯忌讳的是朋。这个字让皇帝想起了朝中的朋党之争,而朋党是最让君主头疼和反感的,尽管仁宗不可能知道,党争还将由于王安石的变法而加剧。

于是皇帝说:有这句话,就不能当魁首。

大家都觉得冤,王安石自己却并不在乎。[42]

这样一个人,当然也不会在乎担任什么官职,长官对自己又有何评价。我们知道,王安石进士及第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扬州任淮南签判,长官则正是韩琦。由于读书写作常常通宵达旦,王安石上班时往往来不及梳洗,便被韩琦误以为他寻花问柳夜夜笙歌。于是有一天,韩琦终于忍不住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年轻人,要上进,不可自暴自弃啊!

对此,王安石的反应是一言不发。[43]

这让韩琦很不高兴,两人的关系也没有改善。后来韩琦罢相离开京师,神宗皇帝曾经问他:爱卿离职,谁可以接替这个位置呢?王安石怎么样?

韩琦断然否定:不可以![44]

王安石却继续我行我素。按照当时的惯例,他在扬州任签判期满之后,可以回京参加考试,从而成为皇帝秘书班子的成员。王安石却放弃了这个机会,到今天的浙江省宁波市去当知县,又到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去做通判。他甚至谢绝了文彦博和欧阳修的推荐,一心一意做地方官。

当然,此后王安石也做过京官,但总是不安心,也总是要求调到地方上去,理由则既正当又充分:先父未葬,二妹当嫁,母亲年老多病,自己家贫口众,京师这样开销巨大的地方实在是住不起,恳请朝廷收回成命云云。[45]

◎王安石年谱

 时间  年龄  事件 
 1021(天禧五年)十一月  1岁  出生于今江西省樟树市 
 1042(庆历二年)三月  22岁  进士及第,任淮南签判 
 1046(庆历六年)  26岁  任鄞县知县 
 1051(皇祐三年)  31岁  任舒州通判 
 1054(至和元年)九月  34岁  任群牧司判官 
 1057(嘉祐二年)五月  37岁  任常州知州 
 1058(嘉祐三年)二月  38岁  提点江东刑狱 
 1058(嘉祐三年)十月  任三司度支判官 
 1060(嘉祐五年)十一月  40岁  命修起居注,不受命 
 1061(嘉祐六年)  41岁  为工部郎中、知制诰 
 1063(嘉祐八年)八月  43岁  母卒,归葬江宁 
 1067(治平四年)  47岁  任江宁知府、翰林学士 
 1068(熙宁元年)四月  48岁  自江宁进京,入对 
 1069(熙宁二年)二月  49岁  任参知政事,开始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