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唐太宗 新政治(第2/3页)

第三,主张君臣一体,共治天下。唐太宗说,没有人真能日理万机。而且就算能,也不能保证不犯错误。如果所有的决定都出自一人,那么,只要一天犯一个错误,十天就是十个。日积月累,不亡国又更待何时?[42]

所以,只有君臣同心,天下才可望有治。

民为邦本,君道有德,共治天下,这就叫“理想的君主政治”,是魏徵和太宗的共同追求。

实际上,这也是当时的最佳选择,甚至是唯一选择。在我们这样一个古老而又早熟的农业民族中,以及在这片广袤而又开阔的农耕土地上,不可能自发地产生民主政治,也不可能自发地产生资本主义。我们只能选择君主制,并从“三级分权”的邦国制(封建制)走向“中央集权”的帝国制。

在此前提下,开明专制便是理想。

但这绝不能寄希望于某个开明的君主。君主的个人魅力和道德品质都是不可靠的,人治也从来就不是中国传统政治的主旋律。个人政治的特点是人亡政息,根本不能保证长治久安。因此它只适用于动乱时代(如三国)和雄主时期(如汉武帝),承平之世却只能靠制度。

◎唐户部记账一览表

年代 州府数 县数 乡数 户数 口数 出处
武德年间       200余万   《通典》卷7,《历代盛衰户口》
贞观年间       不满300 万   《通典》卷7,《历代盛衰户口》
贞观十三年大簿 358 1,551       《初学记》卷8,《总叙州郡》
永徽元年       3,800,000   《资治通鉴》卷199,《通典》卷84
神龙元年记账       6,156,141 37,140,000 《资治通鉴》卷208,《唐会要》卷84
开元十四年记账       7,069,565 41,419,712 《资治通鉴》卷213,《唐会要》卷84
开元二十年户部计       7,861,236 45,431,265 《旧唐书》卷8,《资治通鉴》卷213
开元二十二年记账 315     8,018,710 46,285,161 《唐六典》卷3
开元二十八年记账 328 1,573   8,412,871 48,143,609 《资治通鉴》卷214,《新唐书》卷37
天宝元年记账 362 1,528 16,829 8,525,763 48,909,800 《旧唐书》卷9
天宝元年       8,348,395 45,311,272 《册府元龟》卷486,《通典》卷7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在国内厉行节约,百姓休养生息,社会秩序稳定,唐的经济和人口逐步增长。

站在这个立场,我们就得重新评价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