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价值观 走向南北朝(第2/3页)

结果又如何呢?

帝国没有了激励机制,个人没有了奋斗目标。一个世家子弟,几乎刚生下来就有做官的资格,那又何必努力何必奋斗?因此即便为官一任,也不造福一方。如果有人认真工作,还要被嘲笑,被讥讽,被视为俗气。

至于国家的兴亡,自然不必也不会关心。因为他们的荣华富贵是家族的门第和郡望决定的,不是王朝和皇上的恩典,那又何必管帝国的死活?因此高级士族中人大多只知有家,不知有国。国难当头,首先想到的是保家,不是卫国,王衍的狡兔三窟和卖主求荣就是证明。

有趣的是,帝国似乎也没指望这些家伙保卫自己,朝廷授予世家子弟的大多是清要之职,地位高,待遇好,事务少,责任轻。繁杂而辛苦的工作,都交给庶族寒门。久而久之,上层社会便充斥着无能之辈。除了清谈误国和腐化堕落,其他什么都不会,只能做寄生虫。

然而待遇和特权却一点也不少。根据西晋政府颁布的占田令,官员可以按级别占有近郊田。一品五十顷,依次递减到九品十顷。更重要的是,法令颁布之前大族多占的田亩并不需要清退,没占够数的却可以“依法”补足,真不知道帝国中央对贪腐的态度是遏制还是鼓励。[44]

至少,也是默许。

◎ 西晋占田制

在占田制的法令中,对平民、贵族和一般官员各有所规定。

平民

受田人 年龄 占田数(自有耕用) 课田数(供完税用) 共计耕作数
丁男 16-60 70亩 50亩 120亩
次丁男 13-15 / 61-65 70亩 25亩 95亩
丁女 16-60 30亩 20亩 50亩
次丁女 13-15 / 61-65 30亩 - 30亩

王公贵族

封国大小 近郊占田亩数
大国 1500亩
次国 1000亩
小国 700亩

对于贵族在京城近郊的占田数额,西晋政府作了明文规定;至于贵族在封国或食邑内的占田数额,则并无明确限制。

一般官员

官品 占田数 佃客数 每户佃客平均耕数 惠帝元康元年赠给
一品 5000亩 50户 100亩 荣田1000亩,田騶(役隶)10人
二品 4500亩 50户 99亩 荣田800亩,田騶(役隶)18人
三品 4000亩 10户 400亩 荣田600亩,田騶(役隶)16人
四品 3500亩 7户 500亩
五品 3000亩 5户 600亩
六品 2500亩 3户 833亩
七品 2000亩 2户 1000亩
八品 1500亩 1户 1500亩
九品 1000亩 1户 1000亩

据《晋书·食货志》,《晋书·职官志》,金家瑞《西晋的占田制》。

社会不公的结果,是两晋比东汉更加迅速地腐朽。东晋倒数第三个皇帝孝武帝司马曜,甚至在三十五岁那年被自己的宠妃张贵人谋杀。原因则是好色的孝武帝跟三十岁的她开玩笑说:你这把年纪,就该废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