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乌鲁木齐:睡在天山上(第2/7页)

次日一早太阳刚刚升起,我们就出发离开乌鲁木齐,一路向北。乌鲁木齐作为首府,也是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我们用了半个小时才出城来到宽阔的大路上。在这里,我们看见成群的骆驼正在用力地咀嚼着夏天过后残余的青草,还有很多正对着昨夜路上被撞死动物大快朵颐的乌鸦。

离开乌鲁木齐一个半小时后,我们的车子拐上一条支路,向东驶入山区。之前在哈密绿洲旅行时,我们都是从汽车或火车车窗里看到天山山脉的轮廓时不时地出现在地平线上;而现在,天山就在我们面前,越来越近。没过多久,我们的车已经开始蜿蜒驶入山谷,在山坡上盘桓而上。

两个半小时后,我们的车驶入了天池停车场。下车后,在红山宾馆卖给我们车票的那个年轻人带我们爬上一座绿草茵茵的小山丘,来到他家的一处住所。我们来到的是哈萨克之乡,接下来的两个晚上,毡房就是我们住的地方了。

虽然与常见的住房有相当大的不同,但毡房就是个住的地方。毡房是用毛毡搭在格子框架上建成的圆顶帐篷。向导为我们掀起门帘,进入房内,我们把行李和酒放在地毯上。虽说此处距乌鲁木齐只有不到3个小时的车程,但这里简直是另外一个世界,一个与天穹亲密接触的世界。

天池就在我们的毡房外面。它就像一块镶嵌山巅的蓝宝石,三面被5000米高的天山山峰围绕着。从我们住的毛毡房门口望去,只见落日将白雪皑皑的峰顶染成了金色,湖水则映成一片粉红。

我们并不是来此欣赏美景的第一人。3000年前,周穆王从都城出发,沿丝绸之路千里迢迢西行前往瑶池与西天王母娘娘会面。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两人会面的地点正是我们毡房下面的天池湖边。

西王母娘娘的真实身份至今仍然是个解不开的谜。有的学者认为她可能是古代大食国的女王,古大食国位于今天的沙特阿拉伯;还有人说她是某个王国的统治者,统治着现今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的部分地域。不管哪种说法,重要的是,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西王母被视为“月亮女神”的俗世代表,对应于“太阳神”或“东王公”。

正如太阳从东方升起一样,月亮每个月都以新月的形式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作为月亮女神,西王母还象征着人们对长生不老的崇拜。她所赐的长生不老药,说不定正是吸引周穆王不远万里、西行所求的东西。如果为了得到一头骆驼你能走上两公里的话,那么为了求取保你延年益寿的不老药,你能走多远呢?周穆王一共行走了15000多公里,我猜那药也没有管上什么用,因为他最后被葬在西安以南的某个地方。

天山脚下的毡房

此时,从我们的毡房门口望去,落日渐渐隐去,繁星似雪花般在天空聚集。钻进毛毯下面的时候到了,因为我们的毛毯是好几层堆在一起的。刚进毡房不久,主人进来往毡房中央的铁炉子里加了几块煤。但我们两人太懒了,没有让炉火继续烧下去。另外,我们有从乌鲁木齐友谊商店带来的热量——酒精。正在我们往杯子里续第二杯酒的时候,听到隔壁毡房里有人唱起了哈萨克民歌。

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们的主人就是哈萨克人,每年夏天他们都会把自己的羊群赶到天池附近来放牧。自从政府把通往天池的路修好之后,哈萨克人就在这里支起了毡房,专门招待像我们一样的游客。不过,现在是9月中旬,再过两周他们就会拆掉毡房,回到山脚下的草场,在那里的土房子里过冬了。

在新疆,哈萨克族是仅次于维吾尔族和汉族的第三大族群,人口有一百多万。他们大多散居在天山北麓的草原地带,从哈密以北的巴里坤湖一路向西至伊犁河谷和苏联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