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好狠的计策!(第2/4页)

因此,不管怎么样,皇太极都是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收留了他,还封了他为异姓王。对于这一点,他是非常感激的。虽然如今皇太极已死,可要背叛大清,还是有点犹豫的。

再者说了,如果真想回归大明的话,那大明皇帝是什么态度?还有,铁岭远在辽东腹地,这一家老小怎么办?要考虑的事情,真是太多了!

见他这个样子,陈绍宗不由得低声问道:“孔参将,难道你真得想要你孔家为建虏陪葬,甚至在死后,被辽东的百姓记起来就骂奸贼,死了后,你又如何去向列祖列祖交代?”

一听这话,孔有德不由得一震。作为汉人,都是以祖宗为重,当然,那些数典忘祖之辈就不说了,孔有德讲义气,那对祖宗的重视,自然就更不用说了。

之前的时候,是走投无路才选择投降建虏。也因此,他一直把死后见祖宗的事情压在心底,不愿去想。到了后来,听说了尚可喜临死前的事情之后,他和耿仲明都曾有过震惊。

此时,由陈绍宗再次提了出来,他的心理压力就大了。

另外,全家都为建虏效忠而死,死后还要被辽东汉人所唾弃,这也是他没法接受的事情。

这么想着,孔有德便抬起头来,看着陈绍宗,欲言又止。

见他如此,陈绍宗便立刻逼问道:“难道孔参将还看不出来,是皇上不想有过多伤亡,所以才没有全面剿灭建虏?要不然,以皇上的英明神武,你信不信明年就能光复辽东?”

“明年?”孔有德一听,不由得诧异道。

大清的根基未损,光是骑军,都有五六万之多,更何况,要是在辽东作战的话,大清还有本土的优势,明军远道而来,又岂是那么容易攻打,就不怕重蹈萨尔浒之战么?

陈绍宗见他不信,便冷笑一声道:“现在建虏所谓的摄政王,就是皇上的手下败将,之所以还有命,那是皇上不屑杀,放了回来给原来的皇太极一个警告而已。你觉得,建虏在皇太极手中都不行,在多尔衮的手中,就能行了?”

顿了顿,不等孔有德说话,陈绍宗就继续说道:“最重要的一点,我也不妨告诉你,皇上有旨,让东江军那边也都揪着建虏的粮食问题,你觉得建虏兵再多,能有用么?难不成,还能去大明再抢一回?大军开战,没有粮食,怎么打?”

一听这话,孔有德便如同雷击,彻底傻在那里了。

没错,确实是粮食问题最为致命!虽然自己这个王爷不受大清待见,但好歹还是大清的王爷不是!可是,如今连白面馒头,连肉都吃不起了,大清的粮食问题,可想而知了!

是啊,人多又有什么用?粮食紧缺,人越多就越粮食紧缺。粮食还能从哪里来,有东江军在,大军根本离不开辽东,更不用说,如今盖州也落到明军手中。还有,明国的御林军之厉害,大清军队入关,还能再讨得好?

这些事情,在孔有德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他脸色白了下之后,不得不承认,大清很可能要远比他所想得更快灭亡!

说起来,原本他心中多少还是有一点侥幸之想的,不过如今,都已经破灭了。

到了这时,孔有德想起自己的家人,便对陈绍宗抱拳说道:“多亏你点醒了我,不知孔某该如何做为好?”

“很简单,多收拢大明百姓,尽量给他们活命,最好把建虏的种粮事情多揽下来,然后等明年收获之前,寻找时机,全部毁掉。”陈绍宗语速很快地说道,“等到你的回复,总督大人就会趁着这段时间奏请皇上,让关宁军从草原一侧接应孔参将一家以及尽可能多的大明百姓逃回大明!”

听到这话,孔有德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这个主意,能听出来是那卢象升的想法。他这是在大清的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不,不是盐,而是毒药,在大清命门上再狠狠地来一击,真是好狠的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