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首映(第3/3页)

通过两人对话,银幕前的观众很快知道邵子平是美国东海岸维护中日战争史实活动的积极分子。张纯如打算到耶鲁大学收集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张纯如朋友就联系了邵子平,让张纯如在邵子平家借宿。邵子平家在菜恩镇,距离耶鲁比较近。在邵子平家借宿,张纯如查资料就比较方便。

两人简单聊了几句,便上了开往菜恩的火车。坐在车厢里,张纯如看着邵子平问道:“邵博士,听说是你发现约翰·马吉牧师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拍摄的影像资料,并制作了纪录片?”

邵子平点头道:“几年前,我们走访南京大屠杀时在华教会的一些人士,了解到约翰·马吉牧师用一架16毫米的摄影机,记录下了侵华日军的暴行,我们就开始寻找他拍摄的影片的下落。当时,东瀛人也在寻找马吉拍摄的影像资料,可以说我们在和他们赛跑。”

张纯如的近景镜头,她的表情有些诧异,显然不明白东瀛人找马吉的影片做什么。镜头切回,邵子平继续道:“说来也巧,马吉牧师的儿子戴维·马吉,就住在离我家仅隔两条马路的地方。”

说到这里邵子平看着张纯如,严肃地道:“你写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一定要注意安全,住址和电话要保密。东瀛右翼很疯狂,一定要注意安全。”

镜头切到车厢外,大全景,此时外面一片漆黑,只有车厢里是亮的。张纯如像是在说什么,但火车行驶的轰隆声吞没了一切。

这个镜头让斯科塞斯微微一怔,随即笑了,车厢外漆黑一片,只有车厢中的张纯如处在光明中,宛如天使;外面的黑暗指东瀛右翼,张纯如则是撕破黑暗,告诉世界真相的正义天使;而张纯如的声音被火车的轰鸣遮盖,是在暗示张纯如最后被黑暗所吞噬,也就是自杀了。

贾樟柯的感受跟斯科塞斯有些不同,这个镜头让他想起了鲁迅小说中描绘的“没有窗户的铁屋子”,南京大屠杀在西方一直被遗忘,而张纯如就是打破“铁屋子”,揭开真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