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只求留名(第3/3页)

电影从诞生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很多红极一时的导演都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但我们还记得格里菲斯、记得爱森斯坦,因为他们奠定了电影语法的基础,是所有电影人的老师。我希望自己能像他们那样,在几百年后依然被铭记。”

说到这里,张然呼了口气道:“你刚才说,你在探讨世界的真实性。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并因此困惑过。我觉得人活一辈子,总要留下点什么,告诉这个世界,我曾经来过,所以,我要创造一种全新的电影语言,创造一种新的电影。”

转眼间,已经是5月25号,戛纳电影节闭幕的时间到了。这个时候,该放映的电影基本上都放映了,此时奖项归属成为各路媒体关注的焦点。

今年的戛纳是继2000年之后,质量最高的一届,是难得的大年。今年主竞赛单元的19部电影,场刊评分超过3分的有5部,其中张然的《烈日灼身》以3.8分高居榜首,迈克·李的《透纳先生》以3.6分排名第二,俄罗斯电影《利维坦》以3.5分排名第三;土耳其导演锡兰的电影《冬眠》以3.4分排名第四;达内兄弟的《两天一夜》以3.1分排名第五。

在这五部电影中,《透纳先生》的导演迈克·李和《两天一夜》的导演达内兄弟都获得过金棕榈,再次获奖的可能性比较小。金棕榈基本上就在《烈日灼身》、《利维坦》和《冬眠》这三部电影中产生,其中《烈日灼身》的呼声最高。

影帝的热门人选,一个是《烈日灼身》的主演李雪建,一个是《透纳先生》的主演蒂莫西·斯波。媒体普遍认为李雪建的表演更出色,难度更高、完成度也更好,但戛纳现在有明确规定,一部电影只能拿一个奖。《烈日灼身》的质量特别高,肯定有奖,而《烈日灼身》一旦拿奖,李雪建就不可能拿奖了,因此,蒂莫西·斯波获得影帝的可能性更高。

当然,这只是媒体的预测,奖项的归属从来都与媒体无关。凡是能成为戛纳评委会主席或者评委的,都很有个性而且固执,不会轻易被媒体和观众所左右。真正决定奖项归宿的,是评审团九位评委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