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绝境(第2/3页)

盲狗衔着李雪建的手,把那手扯到玉米的根部上。玉米根部有被老鼠咬伤的口,汁水从那口中流出来,被阳光一晒,凝成一滴蓝黄色的胶团。

李雪建用手抚去那胶团,又在盲狗头上摸了摸,柔声道:“瞎子,多亏了你,下辈子让我脱生成畜牲时我就脱生成你,让你脱生成人时你就脱生成我孩娃,我让你平平安安一辈子。”

盲狗就哭了,流泪不住流。李雪建在它的眼眶上擦了擦,又端了一碗清水放到它嘴前,柔声道:“喝吧,喝个够,以后我去挑水你就得守着玉蜀黍。”

干枯的玉米终于活过来了,每片叶子上的绿色在扩大。不过粮食问题却又重新摆在了李雪建和盲狗面前,布袋彻底空了,他们没吃的了。

镜头切到坡地上,李雪建用铁揪在地里挖坑。挖好坑后,他把残留的玉米末用水搅拌,盛进碗里,放入土坑中,引老鼠过来。这一夜,他捉了十三只老鼠,借着月光将老鼠剥皮,煮着吃了。

第二天,李雪建在山坡上挖了几十个瓮罐形的坑,口小肚大,坑壁悬着,只要老鼠跳将去,就再也不能跳爬上来。到了晚上,他把从田地中找来的十几粒玉米粒捣碎煮了,煮到香味在四野漫散,把玉米汤放进坑里,然后放心地在棚架上睡去。到了早上去看,每个坑里都有几只、甚至十几只老鼠在叽叽地哀叫。

大半个月过去了,玉米腰杆突然鼓胀起来,冒出了拇指样一颗玉米棒。李雪建站在玉米面前,手舞足蹈地道:“瞎子,你说明天这穗儿会不会长得和面杖一样?”盲狗看他高兴,就用舌头在他腿上舔痒。李雪建抚着狗背,笑呵呵地道:“玉蜀黍从结穗到秋熟得一个月半月,哪能在一夜之间长成呢。”

镜头切换,李雪建挑着水走到玉米旁边。他给玉米浇水的时候,忽然发现玉米棒吐出了缨子,奶白色的缨子从玉米棒顶端冒出来,像小孩的胎毛。他站在穗前呆了片刻,喜笑颜开地道:“秋快熟了,瞎子,你看见没有?秋快熟了。”

镜头切给盲狗,它在沟边吃昨天剥下的鼠皮。李雪建就道:“不脏呀?瞎子。”盲狗不语,朝鼠坑那边走去。李雪建跟着过去一看,脸色顿时变了。镜头切到鼠坑,几十个鼠坑只有一只小鼠。镜头回来,李雪建的近景镜头,他喃喃地道:“前天五只,昨天四只,今天只有一只了。这片山梁的老鼠都捉光了!”

镜头切换,另一座山的山梁,李雪建挥着锄头挖坑。他挖了十几个鼠坑,在每个坑里都放了几颗玉米粒,引诱老鼠来吃。第二天早上,他去坑里捉老鼠,有一半鼠坑都是空的,有老鼠的坑也仅一两只。

老鼠越来越难捉,到最后再也捉不到了。李雪建和盲狗吃得越来越少,越来越瘦,到最后都瘦得脱形了,一阵大风都可以把他们吹跑似的。有中国记者忍不住道:“李老师瘦成这样,我都不忍心看了!”

在鼠坑里的老鼠还剩最后一只的时候,李雪建决定趁身上还有力气,去挑最后一担水。这担水可供他和盲狗多挨些日子。他不指望下雨,可他指望能熬到秋熟,把那穗玉米棒掰了。

李雪建半夜去担水,回来是第二天午后了。他挑着水走到山梁,一直歇到暮黑。他没有力气把这水挑到棚下缸边了,决定把最后一只老鼠煮来吃,然后再回来挑水。可他到了鼠坑,却发现老鼠不知哪里去了,坑里有盲狗的脚印,还有零乱的鼠毛和血渍。

观众知道那只老鼠应该是被盲狗吃了,都微微叹了口气。

李雪建在坑边蹲到月亮出来,站将起来,望着月亮中移动的烟影,轻声道:“吃了也好,吃了我就可以对你说,以后的日子不是你把我当饭,陪着玉蜀黍活;就是我把你当饭,陪着玉蜀黍活了。”李雪建回到山梁,艰难地把那担水挑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