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玉米苗(第2/3页)

现场观众心里都是一惊,有女观众甚至捂住了自己的眼睛,不忍去看。

李雪建看着天空的太阳喃喃地道:“这狗日的太阳太毒了,把狗眼睛都晒化了!”他低头看了一眼趴在地上的盲狗,道:“你说你以后咋活,要不跟我做个伴吧!”

特写镜头,盲狗像听懂了似的,呜呜叫了声,晒瞎的双眼有泪水滚落。它伸出舌头去舔先爷的手,像是在表达感激之情。

观众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被击中了,多聪明、多懂事的一只狗,太可怜了!

李雪建摸了摸盲狗的脑袋,让它跟自己回家,但盲狗走了两步,又瘫在地上了。李雪建叹了口气,回村给盲狗打了些水,又拿了些吃的来。

李雪建正喂盲狗吃,突然间听到有人在喊什么。侧耳一听,有人在喊“云来了”。他抬头看向天边,一大片乌云正向这边飘来。

特写镜头,有人“当当”的敲着锣。大全景,村街上一个男人敲锣着锣,嘴里大声喊着:“种秋了!种秋了!老天让我们种秋了!”一群小孩也跟着喊:“种秋了!种秋了!”

村里老人们唤,孩娃唤,男人唤,女人唤,村民们河流般汇在村街上,从东流到西,又从西流到东,然后由村头流到山梁上。村民们把存好的种子拿出来,种在土里,等着老天爷下雨。

只是三天之后,乌云散了,烈日一如既往火旺火辣地烧在山梁上。村民们意识到大旱会继续,雨下不下来了,开始商量逃荒。先爷是村里最老的老人,大家都想听他的意见。先爷就说往东吧,正东是徐州,走个三五十天就到了,那儿人日子过得好。

村民们收拾包袱,准备逃荒,先爷也收拾好了包袱。在离开的这天早上,村民在村子里集合;而先爷想到自己的土里看看,他知道这一去,可能回不来了。

银幕上,李雪建来到土里,放眼看了看,地里一片枯黄,看不到一丝绿色。他走了几步,突然停住了,脸上现出震惊之色。在干涸的地面上,一抹绿色格外抢眼。那是一颗玉米苗,刚刚破土而出,嫩嫩的,绿绿的,就像刚刚出世的婴儿。

李雪建蹲在玉米苗前,柔声道:“我们都要逃荒了,你咋就长出来了呢?我们走了,你可咋办呢?”

镜头切换,大特写,强烈阳光下王珞丹的半张脸。她怔怔望着前方,额头布满细细密密的汗珠,头发贴在头皮上,湿哒哒的。汗珠慢慢汇聚在一起,化为一大滴汗水,从额头顺着脸颊慢慢慢慢向下滑落,最终消失在镜头的下方。

镜头外充斥着各种声音,孩子的哭声、家禽的叫声,人说话的声音,乱糟糟的。

有人问道:“先爷真的不跟我们一起走吗?”

“他年纪太大,不想客死他乡!”

“可他不走,也会死的!”

“他说了,反正都是死,宁愿死在家里。”

摄影机慢慢向后来拉,镜头拉成全景,王珞丹身后是逃荒的村民,有扶老携幼,挎着包袱行李的;有推着独轮车的;有的小孩不愿走,被家长拉着走的;人群中还有挺着大肚子的孕妇,举步维艰,每个人脸上的眼神都显得无奈又迷茫……

镜头升到半空中,以45度角向村子方向推过去。典型的对角线构图,能够增强画面的纵深感。摄影机缓缓穿过逃荒的人群,穿透空荡荡的小路,穿过空荡荡的村子……

随着镜头推移,李雪建和盲狗出现在银幕中。李雪建背着手,慢吞吞地往前走。崇山峻岭看不到丝毫绿色,整个世界都是干枯的颜色。李雪建走进土地,蹲下了身子,看着那颗细细嫩嫩的玉米苗。

摄影机缓缓推过去,最终镜头中只剩下李雪建的半张脸。跟王珞丹一样,他的额头布满汗珠,湿哒哒的头发贴在头皮上。不一样的是,他的眼神无比坚定,闪烁着充满希望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