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戈达尔真的来了(第3/3页)

贾樟柯轻声道:“中国画就是这样从右往左展开的,在看中国画的时候也要从右往左看!”

有一点贾樟柯没有说,这个镜头不光画幅是中国画式的,整个构图也是中式的,采用的是中国画构图“三远法”中的平远法。不过这些东西就是中国人也未必懂,更何况科波拉这个老外了,他也懒得解释。

贾樟柯知道张然特别推崇八大山人,在他看来而这个镜头无疑带有强烈的八大山人风格,镜头中树木歪斜,充满枯枝败叶,意境荒索冷寂,但在苍远境界中又透出雄健简朴之气。

镜头切换,依然是大全景,不过镜头切到村子的一角,从村子上空,从从右往左缓缓移动,由于拍摄的是村子,整个沟通让在场不少中国记者想起了就像《清明上河图》。

不过电影这个镜头给人的感觉和《清明上河图》完全不同,《清明上河图》中到处都是人,路人、桥上、楼上,以及船上都出行的百姓,显得十分热闹;而在张然的这个镜头里村子空荡荡的,完全看不到人影,要不是画面之外传来的狗叫声,简直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废弃的空村子。

强烈的太阳光像梨花般大片大片洒在整个村子里,明晃晃的,让人眼晕,给人一种烦躁而又粗犷的感觉;镜头移过一个又一户人家,移过一个又一个院子,给人一种强烈的封闭感,就像处在一片牢笼中,不管镜头怎么移动都难以逃离。

镜头缓缓向左移动,狗叫一声接一声,那叫声特别凄然,甚至有点撕心裂肺。让人不禁去想,村子里的人都到哪里去了,而狗叫声又为何那么凄然?

现场的中国记者大多看过原著《年月日》,心理都有所准备,但当盲狗凄然的叫声传来之时,他们的心还是在不住下沉。

在场的外国记者和导演没有看过小说,但电影开场两个镜头所呈现的基调还是让他们明白,这是一个充满着孤独与绝望的故事,他们不由屏住了呼吸,心也不由自主地揪了起来。

一直板着脸的戈达尔此刻有了笑容:“中国导演终于拍出自己的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