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拒绝戛纳(第3/3页)

张然没有挽留福茂,山生活清苦,像福茂这种生活优渥的老头哪里受得了。不过让张然意外的是,跟福茂一起来的黑人摄影师和一个翻译没有走,还拿着摄影机,对着他不停的拍。

张然看了摄影师一眼,不解地道:“你不跟福茂一起走吗?”

摄影师见张然跟自己说话,显得有点慌张,结结巴巴地道:“那个,我不是跟福茂先生一起的,我是南加大电影艺术学院来的!”

张然听到这话更奇怪了:“南加大电影艺术学院来的,你到这里来做什么?”他故意作出恶狠狠表情:“我可是南加大公敌,我最讨厌的就算南加大的学生了!”

“我特别喜欢你的电影。”男子赶紧解释道,“我现在不是学生,已经毕业两年了,最近正在筹备自己的电影处女作,但在创作的过程中遇到了瓶颈,怎么写感觉都不太对。我就想先拍一部关于你的纪录片,寻找你的足迹,也许你的创作经历能够对我有一些启发。在半路上,我遇到了福茂,然后就一起来了。”

年轻导演追寻偶像的脚步,为偶像拍纪录片在电影圈不是什么新鲜事。1983年,德国青年导演维姆·文德斯踏上了前往东京的朝圣之旅,拍下了纪录片《寻找小津》。他在东京追寻小津的足迹,以日记手法纪录他对东京这个城市的感觉。

十年之后,东瀛青年导演是枝裕和专程来到台湾,开始了他的朝圣之旅。他早年看了侯孝贤导演的电影后,对其相当崇拜,因此,他专程到台湾跟拍了一部关于侯孝贤的纪录片。

张然没想到会有年轻导演追寻自己的脚步,到中国来拍关于自己的纪录片。伯格曼对张然的指点,让迷茫中的张然找到了方向,他也愿意指点更年轻的导演们。他看着眼前的年轻导演露出了笑容,就像老师看着学生,温和地道:“你叫什么名字?”

男子马上道:“瑞恩·库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