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师徒(第2/3页)

景田从地毯上站起来,认真地道:“师生关系比较远;师徒关系比较近,是一家人。拜师不仅是个形式,也宣告你自此要正式向师父学习,从此就是成为一家人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张然有些惊讶,没想到傻乎乎的景田真能说出点东西来了,简直出乎意料。师生和师徒当然不同,师生多用于学文化,常常是一个老师对多个学生,学生学完,毕业了,大家就各走各的;而师徒往往是学习技巧,授一技之长,多是一师对一徒。师父要对徒弟的未来负责,徒弟对师父也要像对待父亲那样惟命是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尽管现在师徒关系越来越淡,但在表演领域依然非常重视师徒关系,因为表演讲究言传身教,特别重视传承。冯远怔的老师梅尔辛是德国人,她本来希望把自己的衣钵传给冯远怔,但冯远怔为了演戏回国了,梅尔辛为此生了冯远怔很多年的气。德国人尚且如此,更何况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中国了。

张然严肃地道:“师生关系,老师只要认真教,学生能否毕业,能否学好,老师一般是没有责任的;师徒则不一样,徒弟学不好是不能出师的,师父还要为徒弟铺路。你说我要是收你这样一个既没有天赋,又缺乏阅历,还没有灵气的笨丫头,我岂不是要累死?”

景田知道不是自己那种特别聪明的女孩,抿了抿嘴,央求道:“师父,我知道自己笨笨的,可勤能补拙啊,我会比其他人更努力的。师父,你不是说过,每个人都有成为好演员的潜质,就像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一定数量的金子,差别只是我露出了三四公斤而你只露出了半公斤,只要我努力,我是可以成为好演员的!”

“那不是我说的,是格洛托夫斯基说的。”张然看着张婧初,当初刘亦菲这个徒弟闹出了不小风波,景田想拜自己为师,肯定得问问张婧初的意见,“媳妇儿,你说这个徒弟我收不收?”

景田跑到张婧初身边,拉了拉她的胳膊,可怜巴巴地道:“师娘!”

昨天晚上,张然和张婧初说过这事,张婧初挺喜欢景田,也表示同意。她知道张然现在这么说,是在外人面前表示对自己的尊重,微笑着道:“我觉得景田挺好的,就收下她吧!”

景田说了声“谢谢师娘”,看着张然,又紧张又期待地道:“师娘答应了!”

张然微微点了点头,缓缓地道:“对演员来说,流派、技巧、甚至天赋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有一颗真正热爱表演的心。这一点上,你比很多人都强,勉强收下你这个徒弟吧!”

到现在为止,张然的学生和徒弟加起来有40来个。如果让他从这些弟子中选择一个传人,他最可能选择景田。尽管景田天赋不高,生活经历也相对比较简单,但张然觉得这些弟子中在表演上走的最远的,反而可能是景田。

要说表演天赋,杨迷是张然学生中比较突出的一个,但在上一世她却成了人所共知的烂片王,观众听到杨迷的演技都摇头。原因很简单,杨迷的心思没在演戏上,只是趁着年轻和热度挣快钱。你不用心去演戏,胡乱应付,演技自然出不来。

真正热爱表演的人,会把表演作为一生的事业去追求,就算天赋不高,只要他愿意下苦工,只要能够坚持演下去,演技终有一天会练出来的!

景田欢呼一声,喜笑颜开地道:“师父,那我们什么时候举行拜师仪式啊?”

张然记得几年前,赵苯山收徒弟,徒弟群体性对他行跪拜礼,赵苯山就像一个土皇帝被人膜拜,结果被媒体批为封建思想复辟。媒体当时批判说,简直像教主登基,丑陋,封建!

张然其实也是这种感觉,他不喜欢太过形式化的东西,板着脸道:“办什么拜师仪式啊,难道你不知道师父最讨厌形式化的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