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一连串满分(第2/3页)

张然的天才是独特的,他创造了一种不可能的电影,在其中孤独与希望相连,他永远在寻找新的路径,锻造一种冷静、诗意和理论性的艺术。在戈达尔老去之后,我们终于又迎来了一个始终坚持对电影语言进行试验和探索的导演。”

在文章的最后《电影手册》盛赞道:“《一个人张灯结彩》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最敢于冒险的电影,电影的拍摄手法成功地制造了一种冷冽孤独的氛围,各色底层人物的艰辛生活在老警察的尽职尽责中逐渐展现。电影中的每个人都是苦的,都是孤独的,都是无奈的。不过在电影的结尾,小于一个人满怀期待地张灯结彩,《欢乐颂》在宇宙中回响,张然让我们在绝望中再一次看到了希望。《第九交响曲》无疑是伟大,在《一个人张灯结彩》上我们看到了同样伟大的情怀。这部电影是两个伟大艺术家,跨越两百年的时空,用音乐和画面进行的一次对话!”

《视与听》一直是张然的忠实支持者,即使《三个傻瓜》这部在欧洲遭遇空前恶评的电影,《视与听》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次他们毫不意外的给《一个人张灯结彩》打了满分。

《视与听》的文章除了分析多声部蒙太奇外,还用大量的篇幅分析了电影的构图:“电影在构图上,手持拍摄加倾斜视角的构图手法同样随处可见,尤其体现在街道、居室、理发店等环境描写中,这种非理性视角扩大了人物在城市中的孤独感,将人物内心的孤独凸显出来。电影中城市的高楼大厦,与人物的孤独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而在小于和钢渣的交往过程中,这一构图手法则让二人本就不稳定的关系始终处在一种危机状态中。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则是老黄的镜头,运用的都是水平构图,显得特别稳定,给人一种直面现实,脚踏实地的感觉。可以说,《一个人张灯结彩》的运镜并不强调传统意义上起承转合的叙事功效,浓烈的隐喻色彩,强烈的造型与情感表现力,让整部电影成为了一首孤独者的歌,使整部电影透着一种淡淡的感伤气息。”

《综艺》给出的同样是满分:“张然的《一个人张灯结彩》是一曲古典交响乐,电影在表现主题的过程中展现了强烈的众声喧哗的多声部性,从个人到两性再到社会,通过不同人物间的不理解与难以沟通,由浅入深地揭示人与人之间的深刻矛盾,强有力地反映了个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内心孤独与困苦。”

《帝国》以往并不是很待见张然,但这次出乎意料的给出了满分:“《一个人张灯结彩》让人联想起那些逝去电影大师的作品,而他们正是张然非常崇拜的电影人:黑泽明,希区柯克,以及伯格曼。好电影应该如同好优秀的诗歌,给人以力量,给心灵以滋养,让我们的灵魂在黑暗中不会迷失方向!《一个人张张灯结彩》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

《综艺》也奉献了一个满分:“《一个人张灯结彩》是一部独一无二的电影,在电影中你能收获自《窃听大阴谋》以来最为迷人的人物刻画,张然总是让人物慢慢走近我们心里,然后抓住我们的心,让我们体会电影带来的欣欢、神秘和力量,让我们哭了又笑。这是一部真正的大师之作!”

除此之外,意大利的《电影》,法国的《正片》,日本的《电影旬报》统统以满分相赠。《纽约时报》说它是“本世纪的非凡杰作之一”,英国《卫报》分别说它是“本是过去十年最佳影片之一”。在国内几乎被影评人骂出翔的《一个人张灯结彩》,如今在柏林大放异彩,赢得了如潮好评。

由于媒体和影评人对《一个人张灯结彩》评价实在太高,在这天上午,大量德国观众涌进电影院,想要一睹为快,导致电影票供不应求,组委会不得不增加三场了,但不到半个小时就被抢购一空。组委会不得已,又特地加开三场午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