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敲定(第2/3页)

“方向确实是一致的,但在创作理念上差别太大了。你们的想法就是现在国内主旋律电影的想法,总是想展现,拍城市的景色,拍一些标志性建筑,仿佛这样才能够展示30年来建设的成就,但这样拍一定会砸。按我的思路来,现在城市的镜头一个都不会拍,为什么?没有必要。我拍这部电影是希望通过女主角带着孩子回家一路上看到的,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来展现人们在苦难中的坚强和乐观,通过这些普通人展现对生活的热爱。当这些出来后,不需要解释,也不用说我们三十年后把城市建设得有多好,大家看完电影会坚信这个城市一定能够重生,因为这个城市有这样一群坚强的人存在。

电影最重要的是人的塑造,我们要讲人的故事。冯小钢的《大腕》是跟哥伦比亚合作的,还有美国演员,但北美有多少票房?820美元,也就100多人看。因为整个电影是中国故事,放在中国才成立,你让老外看,他就无法理解。我们的电影要想走出去,一定不能讲中国故事,而一定要讲中国人的故事,一定要以超过国界、超越意识形态的人性为主题!”张然指了指自己的头道:“我相信你们参与这部电影是希望电影能走出去国门,走进国际市场,那么就应该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让我来做!”

赵国强盯着张然看了几秒钟,确信不放弃主导权,这事确实谈不拢,慢慢点头:“由你们主导可以,但我们也不能放手不管,一定要看剧本,对于剧本的问题大家协商解决,因为我们要保证电影是正面的,不能有消极的东西,更不能出现抹黑的情况,否则我们没法向家乡父老交待。”

张然本身就希望唐山方面参与进来,对方退一步,那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可以,我并不是独断专行的人,这样一部大戏,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多提好的建议!”

最关键一环达成一致后,接下来的谈判自然畅通无阻,三方很快达成了协议。世纪巅峰、唐山、中影三方的投资比例分别为60%、30%、10%,投资额分别为1.8亿、9000万和3000万元。其中唐山方面9000万中的20%为资金,其余的7200万则是赞助。除了资金投入,影片拍摄过程中,唐山方面将全力提供支持,保证电影拍摄能够顺利进行。

两天后,三方在中影举行了一个小型的立项会,主持立项会的是总局的两位副局长赵石和张洪森。在立项会上,张洪森宣布《唐山大地震》的大纲正式通过审查,成功立项,紧接着宣布《唐山大地震》成为总局重点关注项目,拍摄期间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跟他进行沟通。

唐山大地震成功立项,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剧本。这部戏不能信马由缰的乱写,必须到当地查史料,去采访亲历者,将真实的细节放到电影之中,让电影真实可信。不过张然手里面有太多的事堆着,确实没有时间来写剧本。因此他找到了刘衡,请刘衡写剧本。

刘衡是国内最顶尖的编剧之一,《集结号》《金陵十三钗》《秋菊打官司》都是他的手笔。当初张然在横店拍《黎明之前》的时候,他在横店拍《少年天子》,彼此之间比较熟。

刘衡对这部戏很感兴趣,在看完大纲,明白张然的思路后,讲起了自己当时的经历:“那时候我在北平汽车制造厂当装配钳工,地震那天,我从熟睡中惊醒,听到屋里所有东西都在响,我妈喊,地震了,拉着我往外跑,但门打不开,又慌又急,费了很大劲儿才出了门,我一步跨好几个台阶往下跑。到了楼下,到处都是人,大家都吓坏了。地震过后,大家都还不敢进屋,天亮了一看,宿舍楼没事,连裂缝都没有,反而是楼后面高高的烟囱倒了。接下来的几天里,谁也不敢住家里,我和家里人一起在大院里的空地方用木头、门板和塑料布搭起了防震棚。”他看着手里的大纲道:“你的这个想法很好,地震来的时候,最挂念就是亲人的安危。把大地震写成一个亲情故事、一个回家的故事,是很温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