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张然的观点(第2/3页)

下午,张然完成了全天的拍摄,笑容满面的宣布收工。

刚一出片场,就有几个记者围了过来,让他谈谈看法对这事的看法。

张然听明白是怎么回事后,上车打电话把郭珍骂了一顿:“小迷糊,你这不是给我找事嘛!”

郭珍很委屈:“你本来就这么说的。”

张然本来懒得参与这事,现在所有矛头指向自己,如果不进行回应显得自己好像理亏似的。其实随着这场争议的深入,他也在反思自己这几年的教育,他还是有话可说的。

晚上十一点,张然跟张婧初通了个电话后,就坐在电脑前沉思。好一阵,他坐直身体,噼噼啪啪的敲起来键盘来。

将文章敲完,张然登上张婧初的博客,发表了文章:“我是张然,没有博客,用张婧初的博客谈谈我对最近这场争论的看法。中国的表演教育有很大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有外部的,也有教育本身的。我们的表演教育缺少严谨的理想范本,过于迷信西方老师,还常常以讹传讹。国内的老师学生喜欢说解放天性,说西方学表演都那样,要解脱社会套上的枷锁,让人把与生俱来的天性释放出来。这纯粹是胡说八道,我在美国读表演的时候接触过很多表演流派,从来没有解放天性之说。欧美戏剧表演课上很多帮人消除紧张的办法,最有效的就是戴上面具,让演员抹去怕人看的自我意识。但那不是为了让他按天性为所欲为,恰恰是要他按理想范本去扮本来不好意思扮的角色,做本来不好意思做的动作。这种训练其实就是让演员清除杂念,变成中性的空容器,以便放进剧本和导演所给的内容。

咱们国内的解放天性训练很多时候是在蛮干,是很伤演员的,特别是对那些心理脆弱型的学生,会是严重的伤害,导致不管是补习班还是大学出现越学越恐惧表演的学生。

张婧初的例子就不说了,我看过李亚鹏的采访,他进中戏后上解放天性课去钻别人的裤裆,装傻子,他做不了,觉得屈辱,都被逼哭了。这种训练方法就会对学生的内心造成伤害,会让演员对表演产生畏惧。现在李亚鹏很红,但对他来说演戏只是谋生的手段。等他有了足够的资金,有了其他选择,他还会继续演戏吗?我敢说不会,因为在他身上我看不到对表演的热情。我们从事表演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表演的热爱,而不是扼杀他们的热情,现在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正在热爱表演的有几个?我们表演教育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出来的学生不爱表演,对表演缺乏真正的热情。如果一个演员对表演没有热情,又怎么能演好角色呢?

其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征。如果娇羞的林黛玉变成了泼辣的王熙凤,这是解放天性吗?这是在扼杀天性,抹杀了林黛玉本身的特点。所谓的解放天性不过是在人内心外面套上了一层坚韧的壳,把害羞、内向这些特质包裹起来,这哪里是解放天性,分明是束缚天性。

表演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征,不应该所有人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但我们现在的教育就在做这样的事。很多前辈都在说现在的年轻演员缺乏个性,从前的演员,陈道名、姜纹、葛优他们都是非常有个性的演员,有自己的特质,现在这样的演员越来越少。问题在哪里?我们的表演教育在抹杀学生个性和特征。真正的教育不应该是这样的。

我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提高年轻人的学习兴趣,为谋求终身快乐而进行心智的训练,不是简单的专业技能的掌握,或是为了日后谋求直接的商业利益。大学教育应该是一种精神设计,是一种终生教育,为谋求终身快乐而进行的学习!表演教育应该培养艺术精英,而不是会表演技巧的匠人。我们表演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人文知识课程应不应该保留?毕业后是走专业发展道路还是普及化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