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亚洲电影学院(第2/3页)

张然先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计划,然后开始详细的讲解起自己的构想来。他的整个培训计划跟美国电影学院的导演系课程类似,两年或者三年一届,从三所大学的优秀学生中选择,当然三所大学之外的学生也可以进行申请。学校从所有的申请者中筛选出12位学员,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

商业片导演一定是特别会讲故事的人,学校的课程关注叙事、视觉语言和呈现,从脚本创作到画面制作的培训使学生有全面的理解。同时,学校的导师将会带领这12位学员进行一系列的短片实践拍摄、技术辅导、以及项目分享讨论等工作,然后会让这些学生到一些导演手下做助手,参与电影的制作,甚至可能参与一些好莱坞电影项目,最后学校会从12个学生中选择4个最优秀的,提供资金,帮助他们完成一部长片。

崔正逸和原一平都觉得这个计划不错,只是让学生大量拍片需要大笔的资金,尤其是长片,至少需要上百万的资金。钱从哪里来这是个大问题。不过张然很快解开了他们的疑惑,他准备为整个计划投入5000万的资金,为学生提供资金方面的保证,如果有需要他还可以追加资金。

如果是别人来主持整个计划,崔正逸他们可能会有疑异,毕竟联系大导演,参与好莱坞项目非常难实现。不过由张然来操作整个项目,事情有可能实现。毕竟张然在只拍了两部小成本电影的基础上,就能融资1.2亿拍摄《时空战士》,并最终在全球取得了超过5亿美元的票房。

张然熟悉好莱坞电影工业,跟法国的欧罗巴影业、美国的狮门影业都有良好的合作,他有足够的人脉让学生参与商业大片中去,让学生获得宝贵的实践机会。更何况张然不但是一个优秀的导演,而且也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他带出来的那个叫宁皓的导演,第一部影片《伤心者》在日本和韩国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原一平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笑着道:“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出亚洲电影,那么二三十年后,我们就可以向在过去100年间让我们花钱无数去观看其文化产品、并受其所惑进而购买其产品的西方市场发起挑战。在接下来的100年,是西方掏钱看东方电影、购买东方产品的时候了!”

崔正逸笑了笑,道:“既然我们以制作亚洲电影为己任,我看这个培训机不如叫亚洲电影学院,另外,我们还可以办一个奖,就叫亚洲电影学院奖,由我们三所大学评定并颁发,对整个亚洲地区上一年度上映电影的进行评选,并进行表彰!”

张慧军听到学院奖,微微叹了口气:“这个主意不错,我们电影学院以前就搞过一个学院奖,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停办了。”

张然看了崔正逸一眼,微微点头道:“这个主意非常好,既宣传我们学校,又凸显了权威性。只是这个奖项该怎么办,放哪里办这个需要好好考虑!”

崔正逸马上道:“我看不如放到我们韩国,我们可以联合釜山电影节一起搞,在釜山电影节上颁发。釜山电影节每年十月举行,正好对之前的电影进行盘点!”

原一平立刻进行反驳:“不,可以放到东京电影节,东京电影节也是十月,而且东京电影节的影响力要比釜山电影节大得多,能够让我们这个奖项更有影响力!”

张然对奖项在哪里办,到不是太在意,他看重的是对年轻导演的培养。如果真能培养出宁皓这样的导演,那自然是大赚了,不过即使培养不出宁皓,只要能培养出技术过硬的导演,那也可以为我所用。

如果真的能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商业片导演来,那么十年之后,华语电影将会重新成为亚洲电影的主流!

能成功吗?张然不知道,但他想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