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媒体争议(第2/3页)

场刊专门刊发了一篇针对《飞行家》评论,文章对电影大唱赞歌:“《飞行家》是关于小人物的光荣和梦想的故事,它用独特的电影的语言述说着生活的琐事,以奇异的光影追缅着逝去的荣耀,当乔正飞冲天飞起的时候,我们看到的还是一幅关于繁华隐忍谢幕的残卷,一首关于激情燃烧岁月的挽歌。

《飞行家》让人想起了很多优秀的中国的电影,如《霸王别姬》、《活着》等,都是用一个小人物的命运来折射社会巨变之下内心坚守。可贵的是影片在涉及到有关怀旧的惆怅和现实的无奈这些情绪处理时,避免了廉价的煽情,而是用绚烂的镜头语言化解掉影片本应有的沉重和感伤,这一方面有利于观众始终以较为兴奋的状态接收信息,另一方面也不至于让黑暗和消极内容影响到影片过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两位主演,张然和张婧初,都表现出人物所应有的极精准的生活状态。

与其说《飞行家》是一个讲述小人物造飞机的励志故事,倒不如说它是对于中国一个特定时代结束的告别和怀念。透过一群普通人的言行,你可以看到他们对于中国社会民生跌宕起伏万象多端的淡定和泰然处之,看到他们对于中国政治经济风云变化狂飙突进的无奈和自我解构。令人愉快并哀伤的是影片正面描写的并非这些,但是真正想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这正是《飞行家》闪亮的地方。可以这么说,如果你看懂了这部电影,你就读懂了中国从1978年到1997年这二十年的变化!”

《电影旬报》是日本最重要的电影杂志,每年由《电影旬报》举行的年度佳片评选,是日本最权威的电影奖项。而《电影旬报》对《飞行家》是赞不绝口:“这部电影举重若轻地的将这段深厚的历史变迁融入其中。那种旧时代的荣光像空气一样充斥在这部电影中,赋予影片一种悲壮的底色,电影中的乔正飞,如同张然所喜爱的《七武士》一样,用他们的妄想和不自量力的力量,为那种已然消逝的尊严做最后一搏。”

《综艺》和《好莱坞报道者》是美国最权威的电影杂志,这两本杂志不仅最为专业,同时也集中地代表了好莱坞业界的观点。每年在颁奖季中,这两部杂志给出的评论往往能够代表舆论的主流。不过在对《飞行家》的评价上,两本杂志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评价。

《综艺》认为《飞行家》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电影,打出了100分的满分。综艺在评论中写道:“电影美得惊人,一个画面都好像是一幅画作,独立而带有美感,镜头独特移动的方式更有一种画卷般的美感。在剧中灯光的使用也巧妙的明确了几个年代和相应的寓意,例如78年的画面过曝最严重,画面带有强烈的毛刺感;92年逆光镜头多,反应人物与现实的冲突,97年则接近现实。影片在银幕比例上的创意更是一大亮点,电影的画面采用了1.37:1的标准比例,梦境部分采用了1.85:1的画幅,最让人震憾的是乔正飞驾驶着飞机起飞的时候,电影的画面缓缓展开,变成了2.35:1比例,就像打开一卷画,给人的内心以强烈的冲击!”

不过《好莱坞报道者》认为《飞行家》是一部糟糕的电影,他们的评分只有50分。文章写道:“《时空战士》让我们见证了一位天才导演的横空出世,而《飞行家》则让我们见证了一位天才导演的陨落。《飞行家》实在不像一部电影,而像一部舞台剧。其中最不像电影的地方,是它的镜头语言,以及场面调度。

用不同的光线来表现不同的时代,这个想法很好,但大量的过曝镜头和逆光镜头导致画面过于刺眼,让人很不舒服,观众难以入戏。正因为如此,很多记者选择了退场,大家觉得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