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排练(第2/3页)

这部戏讲的是大学故事,学生们都有生活经历,对人物对故事有自己的理解,比如就有学生觉得故事的最终结局太完美了,有点俗气,觉得让于波就做一个普通老师,快乐的生活是最好的。因为梦想不分高下,不能按世俗标准评价梦想,这样立意就会超脱很多。

张然并不是专横的人,对于学生们的看法,他觉得好的会采用,不好的也会给出自己的解释。

讲到五点半,该讲的都讲得差不多了。张然站起来拍拍手,道:“好,今天就到这里,明天开始初排。没有写人物小传的同学,回去人物小传写了!就这样吧!”

“张老师再见!”学生们向张然鞠了一躬,纷纷收拾东西散去了。

第二天上午,排练的第一阶段工作初排开始。这是毕业大戏,学生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穿着练功服早早的来到了小剧场。

话剧的排练是个细致而又漫长的过程,分为初排、细排、连排、彩排,一出话剧从初排到正式上舞台,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

初排对整个表演来说是搭架子,就是把整个表演的结构拉出来。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确定演员的形体任务,确定人物的行动,因为表演就是演人物的行动。通过确定人物的形体动作,能够把色的行动线拉出来。

电影《三傻》是以法汉在飞机上接到兰彻消息,装病下飞机作为开端。不过作为话剧肯定不能这么处理,必须尽量压缩场景,否则两分钟换一个场景两分钟换一个场景,这戏就没法演了。

话剧《三个傻瓜》的开篇放在学校的天台上,让王洵和许乐跟二师兄见面,直接从十年约定开始。二师兄就是电影中的消音器,大家觉得他是书呆子,猴哥平常总叫八戒呆子,所以大家给他起了这么一个绰号。

张然把第一场的演员叫到舞台上,安排他们的舞台行动:“王佳一你走上台后,先看墙壁上的字,然后你来到右上区看手机上的照片!”然后看着曹炳坤和王俊毅道:“等王佳一在右上区站好,开始看手机,你们两个跑上来,到中下区开始对话。接着,王佳一你走过来跟他们对话,故事拉开序幕!行了,我们先把这段来一下!”

话剧舞台根据观众对舞台空间强弱的感觉可以分为六个区域,左上、左下、中上、中下、右上、右下。这个六个区域给观众的感觉是不同的,所以导演把演员安排在哪个区域表演很有讲究。

其中右上区是舞台上最偏僻、最弱的区位,有神秘、隐蔽、恐怖的感觉。适宜于表现阴谋、险恶、发疯等事件的场面;而中下区在下舞台中间,观众的注意力最强、最有力。适宜于斗争、冲突、危机、紧张及重大决定等场面。

王佳一迈步走上舞台,来到中上区。现在道具和布景都没有,王佳一就对着并不存在的“墙壁”看了一下,发出一阵张狂的大笑声。

“墙壁”上写着一个日期,当初二师兄在墙壁上刻下这个日期,跟于波约定十年后再见,看谁更加成功。今天是约定见面的日子,现在的二师兄已经是一家大企业的老板,住着别墅,开着豪车,非常成功。

“王佳一,这是话剧舞台,你演的时候要放一点。你想想这十年来,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未来这一天,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成功。现在你是大老板,是成功者,这场为期十年的比赛你赢了!你要把在内心压抑了十年的情感释放出来!这个释放要有力度!”张然叫了停,对王佳一刚才的表演进行了纠正。

王佳一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随即发出一阵更加肆无忌惮的笑声,然后走到右上区,摸出手机,慢慢看着并不存在的照片。

哒哒的脚步响起,曹炳坤和王俊毅手忙脚乱的跑上来。曹炳坤边跑边喊:“于波,于波!”王俊毅环头四顾,看到王佳一后,拉着曹炳坤走到中下区,问道:“于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