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科幻片元年(第3/3页)

一年多之前,张然买版权的时候,10万已经是高价。现在非知名作品电影版权都能卖十几万,何夕他们这种知名作家的能卖到五六十万。

上一世刘慈新的《三体》问世时,几乎无人问津,最终《三体》以非常低的价格卖给了唯一提出购买要求的张番番。很多人质疑《三体》这样的神作为什么会让张番番来拍,没办法小说的版权在他手中。这一世,这种情况肯定不会出现了。

到二月底,已经有10多部科幻电影在电影局立项,包括何夕的《爱别离》,星河的《决定在网络》、赵海虹的《桦树的眼睛》等。当然,被枪毙的也不少比如赵海虹的《伊俄卡斯达》、王晋康的《替天行道》等等。

媒体看到这么多科幻片上马,都在高呼:“中国科幻片的元年到来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春天来了!”

张然拿着手里的报纸,轻轻摇头,今年或许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但绝对不会是中国电影的春天。

科幻电影是电影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在国内的市场太狭小,根本撑不起大制作的科幻电影。在《伤心者》的带动下能够在短期内聚集很大的力量、很高的关注度,这对科幻电影的发展是好的。

不过现在国内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能够拍好商业片的导演,连普通商业片都拍不好,想拍科幻片简直是笑话。不出意外,这股风潮很快机会过去。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国内很多导演都有这样的观念,美国大片没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我有那么多钱,我也能拍。当他们真正参与到科幻片的制作,才会意识到这其中的差距。这差距不光是金钱,更在于导演的意识和技术。只有明白自己什么地方不足,才能够进步。

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年确实可以说是中国科幻片的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