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斯坦尼第三阶段(第2/3页)

张然就简单解释起来,斯坦尼的理论发展分三个阶段,舞台自我感觉诸元素;舞台行动诸元素;形体动作方法。

第一阶段是舞台自我感觉诸元素,这部分内容就是张然他们第一学期进行的“元素训练”,包括诸如无实物、感受力、信念感、情绪记忆等等训练,这一阶段偏向于内部技巧的训练。

第二阶段是舞台行动诸元素,这一阶段的核心内容是最高任务和贯串动作,这也是整个斯坦尼体系的核心和根基。正是有了最高任务和贯串动作在内舞台行动诸元素,斯坦尼理论才真正形成了体系,才具有其他任何表演训练方法不具备的科学性、系统性和严整性。因为最高任务和贯穿动作直接抓住了表演艺术的根本,一切的训练方法都围绕着“行动”打转,为“行动”服务,体系也就连成了片。

拿方法派来说,斯特拉斯伯格的流派就属于第一阶段,对内部技巧的训练方法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强化了放松、情绪记忆和情感替代;而张然他们这一派,强调最高任何和贯串动作,就是典型的斯坦尼第二阶段。

当然,并不是说第二阶段的演员就比第一阶段的演员要强,阿尔·帕西诺是斯特拉斯伯格的学生,而罗伯特·德尼罗是斯特拉的学生,他们都是最优秀的演员。同样的,很多人认为方法派牛逼,表现派就是渣,但梅里尔·斯特里普就是以表现派为主,她就像一座高山一样横亘在方法派面前,号称方法派终结者。

其实,不管哪一派只要做到极致都非常厉害,武术里有一句话说得好“拳无高低,人有强弱”,表演也是这个道理!

斯坦尼第三阶段叫形体动作方法,是斯坦尼在1930年之后提出的理论。因为斯坦尼经过长期实践发现,人的感情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有效控制,有时候演员入戏特别困难。王志纹是非常优秀的演员,演技也非常出色,但他演哭戏的时候经常用眼药水,因为他哭不出来。

因此斯坦尼打算从可见的、容易把握、易于训练的形体动作出发,通过外部动作来带动内心的情感,从而达到内外的统一。遗憾的是,当时斯坦尼已经70多岁,身体状况很糟糕,没办法参与舞台实践,只是提出了形体动作方法的理论,并没有开放出训练方法来。

在斯坦尼去世后的几十年中,很多人,包括张然的老师玛丽·希尔、甚至包括斯特拉·阿德勒都在尝试形体动作方法,但都没有取得有效的成果。现在全世界,包括中国都停留在斯坦尼的第二阶段。因此有人对此产生了怀疑,认为第三阶段是斯坦尼的空想,根本行不通!

听到张然的介绍,学生们都瞪大了眼睛,吃惊地看着张然。要是张老师成功的话,那不就是成为格洛托夫斯基、梅耶荷德那样的大师了吗?哇,真的太帅了!

王珞丹激动地道:“张老师,要是你成功了,那就开宗立派,那我们就是开派大弟子了!”

张然笑着摇头道:“哪有那么容易,现在只是有了一点方向,距离成功还差得远!”

老太太正了正坐姿,看着眼前这个神采飞扬的年轻人,道:“对训练你有具体的规划和想法吗?”

张然看着老太太,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道:“我想先让他们进行古典舞的专业训练,等他们练到一定程度,根据训练的效果把有效元素提炼出来,组合成新的训练方法,然后用这种方法对其他人进行训练,对效果进行检验!”

现在北电、中戏的形体训练在向国外学习,采用跨界训练,就是将多种训练方法中的有效元素提炼出来,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全新的训练方法。比如美国的简·方达训练法就是将舞蹈、健美操和瑜伽的训练元素融合在一起的训练法,对演员形体塑造非常有效。张然也打算这样做,提炼有用的元素,融合成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