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老师的托付(第2/3页)

等张然介绍完,老太太看着他,微笑道:“看到这些学生,就想起你当初的样子。时间过得真快啊,小罗宾现在也是老师了!”

听到老师这么说,张然象孩子似的挠挠后脑勺,不好意思地笑道:“是啊,不过他们可没有我这么聪明,像我这么聪明的学生可不容易见到!”

“你是我见过最具天赋的学生,可惜,哎!”老太太深深地叹了口气道。她知道张然为什么转行学导演,不过她并没有劝阻,就是觉得可惜。

张然知道自己改学导演让老太太很伤心,赶忙转移话题:“这次我来找你,是有些问题想向你请教。”

老太太问道:“什么问题?”

张然道:“是这样,前些日子我在翻资料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中国一位伟大的演员于是之先生的一段话,让我对自己的教学计划产生了怀疑。他说,学表演不是学编剧,听说表演系的学生做小品,更多的时间用来编,如何有矛盾,有高潮,主题好,而且要两人无言。真正表演的小品却每周只占一个课时。如何这个情况属实,就是在学编剧。我觉得他这话很有道理,下半学期我们班的学生就会开始排小品,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老太太没有回答:“你自己是怎么样想的?”

“我翻了我们学校积累多年,各个年级的小品汇演,发现没有多少优秀的小品,大部分都很糟糕!我觉得拿这些不太合理的、人物形象不鲜明、台词不精彩,甚至逻辑上存在缺陷的小品让学生排练,效果不会好。我学过编剧,知道编小品难度很大,费时费力,学编剧的这么做没问题,但培养演员这样做有些浪费时间。”

“那你的看法是什么,放弃小品,直接进行片段教学?”

“我觉得应该进行成品教学,直接拿经典作品给学生排演,就算编小品也应该在成熟的、被艺术界承认的小说基础上进行改编。有优秀小说作基础,加入学生的自我创作,这应该比学生自己编的小品效果要好。”

老太太笑道:“你的想法可行,用经典作品训练演员是可以的,布莱希特体系的训练往往不排小品,除了基本功训练,他们一开始就排练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依然能够训练出特别优秀的演员。不过即使是布莱希特体系的演员也不排斥体验,只不过他们表演的时候和人物保持着距离。小品不能完全丢,学生还是应该排演小品,至少观察生活小品、即兴小品不能丢,不然学生就缺乏足够的生活体验。”

“我明白了!”

老太太又问:“选用经典作品,你如何控制作品的难度?”

“我是这么想的,先让他们选择中国现代的影视文学作品。”张然本来想给老太太举个例子,但一想自己说王朔老太太也不知道是谁,就放弃了,“这类作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事,学生们多多少少看到过,听到过,容易理解人物。然后我打算让演员中国近代、古代的作品,最后我打算让他们演国外的经典作品,像《简爱》、《卡门》等等,这些作品离他们最远,你觉得怎么样?”

老太太看着张然,就像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出息了,欣慰地道:“非常出色的想法,罗宾现在已经是个了不起的老师了!”

张然不还意思地挠挠头:“我这只是空想,还没有试验过!”

老太太看着张然,微笑道:“我倒是有个建议,既然你现在又做导演,又做老师,那么在学生进入片段教学阶段,可以让他们到你的剧组排练你的作品!你对自己的剧本非常熟悉,指导他们也比较容易,同时他们可以观察成熟的演员如何进行表演,还可以增加他们的生活体验!”

张然点了点头,学生们最大问题就是缺乏生活体验,从小到大经历比较简单,而剧组是一个小社会,在剧组里面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这个主意真好,等到了片段教学阶段我会带他们到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