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性相近习相远(第2/3页)

李君阁一抖绣球。

“绣球挑起半天高!”

娃子们齐声大喊:“金山银山往家捞!”

接下来一头一句:“先耍一个龙抬头!”

“老板今年起高楼!”

“再耍一个龙翻身!”

“家有孝子理贤孙!”

“三耍一个龙摆尾!”

“日进斗金如流水!”

“四耍一个龙穿花!”

“贤邻睦里人人夸!”

“五耍一个龙下海呀——”

“百龄高寿把宴摆呀——”

“六耍一个龙挂滩!”

“前人积德厚如山!”

“七耍一个龙飞举呀——”

“媳妇进门亲妯娌呀——!”

“八耍一个两连环!”

“家宅清宁免波澜!”

“九耍龙灯当归去——”

“老板新年尽如意!”

“银钱落地滚滚来——”

“明年再来耍一台!”

一个套路耍完,Sherly打起密点儿,绣球颤动,红色小龙也围着绣球一阵欢舞,小卖部前边气氛都燃爆了,周围人群齐声喝彩:“好娃子!好手艺!好彩词!”

李君阁对着老板一拱手:“老乡,万事如意!我们告辞!”

老板在新年伊始就看了一套原汁原味的家乡民俗,听了一套家乡方言的彩词,乐得,满脸堆笑连连挥手:“要得多谢!二皮阿音,还有娃子们!明年还来啊!”

有了这个就不怕娃子们走丢了,李君阁正大光明地加入到游行队伍里,一路从街头舞到了街尾。

两个争抢小鼓的长腿妹崽,两个在一边笑得不行的大美女,一个大阿福面具的绣球,后边是一群戴着福神财神诸般帽子的萌娃耍着的龙灯,这一路下来可是吸引了好多的眼球。

沿街多商家好喜欢这支舞龙队:“别走啊——来我们店门口也舞一台啊——红包管够——”

李君阁没有搭理他们,这玩意儿主要是当牵引绳在用。

走到孔子大厦前方的孔子铜像下停了下来,刚才那个女记者又冲了上来:“哈!又遇到你们了!请问你们这龙是哪里来的?”

李君阁将大阿福面具抹到额头上笑道:“我们刚刚临时做的。”

“你们为什么会想到临时做一条龙?”

李君阁随手一指身后孔子的雕像:“他老人家说过,‘礼失求诸野。’还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两句论语一出,反倒把记者整得一愣一愣的,对面这张嘴,真是说来就来不假思索,一时间愣是接不上话。

李君阁只好自说自唱:“我们这也是临时起意,既然会这技能,何妨演示一下。让外国朋友也能了解一下中华文化。”

“我们虽然‘习相远’,但是其实‘性相近’。让大家喜欢上中华文化,我想对我们李家沟的孩子们本身也是有教育意义的。”

记者终于接过话题:“额,我看你们舞得非常专业。”

“是的,‘礼失求诸野’。我们李家沟的新春民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保留了家乡民俗的原汁原味。包括那套莲花落唱词也是。”

“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指导,这些传统活动也是我们的孩子们的必修课程,他们舞龙比很多成人团队还要专业的。”

记者说道:“那太好了,我正好需要一个场景做背景,能不能让孩子们在这里再舞上一次,我给我的采访做一次总结陈词?”

李君阁笑道:“这个简单得很,娃子们,我们再舞一场!”

一个大阿福在孔子像前挥舞着绣球,一条红色小龙在灵动的翻飞,娃子们的脸红扑扑的,在欢乐的鼓点中舞动着花式,充满了喜庆。

记者在前面拿着话筒对着摄影机讲话:“这是由一支游客临时组成的舞龙队伍,他们来自蜀州的李家沟。为了向全世界朋友展示中华文化,他们自制了一条龙灯。”

“感谢身后这群可爱的孩子,为我们这个祥和欢庆的节日增添了光彩。这是央视记者从纽约前方发回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