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煌煌巨著(第2/3页)

校园的草坪上有很多活动项目,不少学生在游戏,踢球,也有的三三两两坐着聊天看书,还有一群黑人敲着鼓放着劲爆音乐在跳街舞。

放孩子们去撒欢,几人找了一处草坪坐下休息。

李君阁发现身边来来往往的中国人超级多,大多是一口大陆普通话,不由得问道:“哥大的中国学生很多吗?”

Alice说道:“是挺多的,还有游客也多。哥大应该是对华人学生最友好的一所美国大学了。”

Shirly说道:“这既和哥大和中国的传统渊源有关,也有华人留学生中涌现过无数的杰出人物有关。”

Alice说道:“文科方面,胡适、冯友兰、马寅初、陶行知、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一大批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先驱都是哥大校友。”

“理科方面,有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沃尔夫奖获得者,‘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李开复。”

Shirly说道:“还有不少现在活跃在中国娱乐圈里边的人物,也是哥大校友。”

娱乐圈的不算,前边那一干大佬尤其是思想文化大佬,那一个个简直是如雷贯耳,任谁拎出来都让李君阁高山仰止。

Alice说道:“有了这样的渊源,学校里的华人留学生就挺多了,比如统计系,几乎都给中国来的留学生包圆了。”

等到把孩子们重新叫回来,已经都快下午两点了,一行人准备加快脚步从南门出校园。

一路上随处可见和他们一样的参观者,还有正在学习、讨论、和嬉戏的学生。

沿途还有很多觅食的鸽子,跳来跳去的小松鼠,也引来娃子们浓厚的兴趣。

在“学院步行道”南侧哥大新闻学院的山墙上,李君阁竟然发现那里悬挂着中国伟人像,这才回想过来,《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就是哥大新闻学院的毕业生。

路上看到一幕熟悉的场景,不少华人留学生都拎着饭盒往里进。

Alice准备带着李君阁一行去吃校园中餐,李君阁一指那些华人学生:“他们手里边的饭盒是哪里来的?”

Alice说道:“那是校外小货车的外卖。”

李君阁笑道:“天底下没有新鲜事,校内的食堂,肯定味道不如校外小摊子。”

Shirly哈哈大笑:“那我们也去吃那个?”

一群人嘻嘻哈哈地跑出校园,果然就看到前头一个小货车前排起了队伍,货车上贴满了各种菜品的小图片,一看就是标准的中餐,车头上还立着一块牌子——“开封小吃”。

大家排起了队,俩妹崽在这校园里真是一路熟,不时就有人过来和她俩打招呼。

李君阁则和前边排队的小伙子聊天,得知这小子是成电本科过来读研的。

到了这里,一个省出来的就算是亲老乡了,一听李君阁是李家沟出来的,前头小子也不由得大为热情。

这反倒让李君阁有些惊讶,这小子一看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数理化的工科屌丝狗啊。

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哥大工科狗群里边有一头本来就是李家沟的土产。

赵华强,是这些人的新偶像。

然后那小子就开始和李君阁高谈阔论赵华强如何如何,一堆的信息学名词数学名词统计学名词,整得李君阁如听天书,不住地拍着那小子的肩膀:“同学,同学,到了,该你打饭了……”

和热情的成电工科狗同学挥手道别,李君阁开始招呼娃子们过来点菜。

盒饭一个六美元,有红烧肉,香酥鱼,青椒肉丝,糖醋莲白……一水儿的家乡菜。

一群人回到校园草坪上摆开架势吃午饭,相互还挑着对方饭盒里边的品尝,搞得那叫一个热闹。

李君阁对阿音说道:“这味道我绝对弄得出来,六美元一个饭盒,我看那架势一天起码五百个,这就是妥妥的三千美金,一年下来可真不老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