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孔子看不起农夫?!(第2/4页)

比如我现在说的,就一定全对吗?不见得。大家同样可以存疑,再自己去研究,得到自己的结论,这才是读书人‘求真’的本意。

我们再来说下一个所谓证据,很多人还喜欢引用的一段是《论语·子路》里边的一段话:‘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这话听起来,真像是孔子认为樊迟问种地的事情,孔子不会,于是恼羞成怒骂他。

可真是这意思吗?如果你打开论语,会发现原话是这样。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哎呀,又有一个长尾巴。

这才是原话。上位者崇尚道义,老百姓自己就来了。不用靠丰衣足食吸引他们,因为政治正确,他们自己就能创造财富,这就跟之前讲的意思相扣了。”

四爷爷说完,看了一眼直播间里的评论,不由得哈哈大笑。

“刚刚有网友说孔子说的是空话,人家请教实干,你给人家画大饼。

其实这就是政治手段和政治理念的区别,也是我正想解释的孔子说樊迟是小人的意思。

刚刚解释过了,孔子认为,重视耕作劳动,这些只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多也只能算政治手段。

而作为当时的政治人物,更应该重视的是政治理念。

礼,义,信,这才是根本和重点,有了正确的政治理念,才是解决国家大事的前提。

有一个例子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那就是世界各国的宪法序言。

法国:‘法国人民热爱《人和公民权利宣言》……共和国对那些表明意愿和共和国结合的海外领地提供以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同理想为基础的,并且为其民主发展而设计的新体制。’

德国:‘我德意志人民,认识到对上帝和人类所负之责任,愿在联合欧洲中以平等地位贡献世界和平……’

美国:‘我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确立这一部宪法。’

中国:‘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懂了吗大家?自由,平等,博爱,世界和平,正义,全民幸福……这些都是重要的政治理念,是不是一个比一个‘空’?是不是刚刚那位网友说的夫子的‘画大饼’?

可这偏偏是指导一个国家施政的最重要纲领,这些东西,远远比稼与圃更加的重要!所以才会被写入各国宪法开篇序言!

而恰恰是这些‘画大饼’,才是孔子希望学生们问出来的问题!

所以孔子口中的小人,指的只是樊迟,而不是指的农民。明明需要加深政治理念研究的时候,他去穷究政治手段,这就是政治领悟力不够,视野不够开阔思想层次不够高,不足以在未来成为一个合格的施政者。

不过我要指出的是,因为孔子的这些论断,后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宋儒之后就陷入了另一个误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错误地认为只要高举理念的大旗,把理念当做手段来施展,就可以解决一切政治困难。

这就是忽略了两者的根本区别,忽略了各自所处时代的实际情况。

这才导致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此类言论的市场,结果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导致了儒学的僵化,政治体制的僵化,引发了后来的民粹主义对儒学的诟病,否定甚至是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