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送别(第2/3页)

李君阁一听就笑了:“没毛病,那就都是我们家阿音。一边是学校读出来的,一边是山里跑出来的。”

陪着唐建凯和老同事们吃过晚饭,李君阁回到家里,开始给老伯和依达他们准备礼物。

其他人都好说,阿瑟的礼物得准备精心。

思考了半天,李君阁准备了一套文房四宝,听说四爷爷给阿瑟安排了每晚一百个毛笔字,李君阁担心德国不好买到毛笔,将自己的存货都搬了出来。

弄完这些,李君阁想了想,又从自己床底下的箱子里,翻出了一把贴腕。

贴腕也是一种猎刀,长约尺半,形似牛角,没有护手,十分的尖锐锋利。

手柄是牛角柄,上面刻出粗糙纹路,外缠细藤,底部是一个配重的花盖状银扣。

整个手柄从前到后由细变粗,带着和刀刃微微相反的弧度,无论大手还是小手,握起来都十分称贴。

这玩意儿在古代被称为“解腕尖刀”,“腕”指的是护手,因没有护手,故称“解腕”。武松杀嫂,宋江杀阎婆惜,林冲杀陆虞侯,都是用的这玩意儿,端的是取心剜肝,割头剖腹的好利器。

现在,那就是苗家人和跑山匠常用的刀具。

将贴腕重新细细打磨,又取来油脂保养了一遍,然后拿起猪鬃刷子将刀柄刷得干干净净包浆明亮,然后拿在手上翻滚把玩。

自打练习了《五通拳经》,李君阁现在这手玩得那叫一个顺溜。

奶奶进物找绳子捆扎东西,路过门口,一看笑道:“哟,唱《杀船》呢?”

《肖方杀船》是川剧《打红台》里边的名段,里面有川剧著名的“藏刀”特技,不过和“抖褶子”,“变胡子”,“魔烛”等特技一般,不太为人所知了。

现在一提川戏绝技,大抵就是变脸,吐火,滚灯。

阿音收拾完东西,也凑过来看,笑道:“你对你干儿子可真尽心,给我爷爷刀子的时候那叫一个随便。”

李君阁重新将贴腕插入刀鞘,满意地放到笔墨纸砚上,同文房四宝一起放进一个小木盒里,笑道:“爷爷那是行家,看刀只看配重,刃线,钢火。阿瑟这小子,要不收拾漂亮一些只怕他不喜欢,再说了,阿瑟他可也是你干儿子。”

阿音不由得轻啐了他一口,红着脸转身走了。

第二天一早,送别的时候到了。

不光是李君阁一家人,好多乡亲们也赶来了。

哥大十八个大学生和白婶,在这些日子里,同乡亲们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依达那就更不用说了,李家沟管理层那是个个都服气,加上阿瑟这乖觉的孩子,以前听说还是来求医的,那就是更加的疼爱。

水产研究所,那就是集团的恩人,别的不说,同意小灰一家落户李家沟,就能让李家沟人对孟所长一行人另眼相看。

依达跟李君阁紧紧拥抱,还在他脸颊上贴了两下,说道:“二皮,这半年时间时间,是我这一生最神奇的经历,昨天我一边和海因里希讲这半年来的事情,一边自己回忆,感觉如同在梦里一般。”

说完转身看着李家沟的山水:“美丽的风景,勤劳的人们,精致的手工,诱人的美食,人和人之间纯朴深厚的感情,还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古老的思想哲学,这里就是灵魂的天堂,阿瑟在这里获得了健康友情和亲情,而我也收获了幸福,谢谢你,谢谢你们。”

李君阁拍着依达的后背:“那这里以后就是你的娘家,要是老海欺负你了,你就包一架飞机来把乡亲们拉过去,看我们捶不死他!”

依达一下子破涕为笑,拍了李君阁两下,又看了看五溪河对面凤凰顶下边绵延的龙首峰,自信地微笑道:“他敢!”

孟所长和吕主任也走了过来:“皮娃,我们也要走了。”

李君阁和他握手:“下次来的话,记得把张阿姨也带过来,厚娃可想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