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可分解鱼笼(第2/3页)

又取过两个大毛竹筒,在竹节里边的横片上拿手锯钻了一个洞,将两个竹筒并排用藤条编织在一起,从上到下拉出四根藤子做筋络,再拿藤条在两两中间来回编织,编成两根背带。

将竹筒背到背上,李君阁拎着拆解好的鱼笼向湖边走去。

来到湖边放下工具,看着湖中此起彼伏的鱼星,李君阁砸着嘴说道:“厉害了,比老子李家沟的鱼还多!”

接下来就是给鱼笼抹稀泥。

当然抹血最好,不过李君阁没有这玩意儿,只能放弃。

抹完稀泥,将鱼笼一层层用竹丝连起来,最后那一层鳝鱼笼子里边,李君阁扔了一些砸碎的田螺河蚌肉进去,将口子拿竹丝关好,将鱼笼下到了芦苇丛的边缘。

安放鱼籇要看水向,鱼类是逆水而游,因此笼口要向着水流方向,跟湖岸平行。

安好笼子,接下来就是取水。

湖边取水李君阁是吃过大亏的,打过两次蛔虫,还挨了一通揍,这才知道只有井里的水才干净。

没有井,那就造一口,找了一处湖边泥沙地,李君阁开始挖坑。

这就是憨包下傻力了,好在力气有的是,湖边泥沙也松软,没一会就刨出一个直径一米半,深度一米的大水坑。

然后就是修整水坑,找来石块石片将水坑周围和底部磊上,水井立马变小了一圈,不过李君阁也不在意,开始往外掏稀泥沙桨。

将泥沙浆泼出井外,立马指望着喝井水是不行了,李君阁还是从湖里取了两筒水,准备烧开后再喝。

做完这些,李君阁才开始沿湖走动寻找食物。

之前李君阁还发现了一种姜类植物,发现味道不像生姜不像夜寒舒,倒有些像这几天盒饭里边的南姜味道。

管它什么姜,能压住腥味就行,有了这个,那田螺河蚌肉就能下肚,不用另外淘弄肉食了。

弄了一堆河蚌田螺,李君阁继续在水边沼泽地寻找,摘耳根,野荸荠,香蒲,水芹菜,荠菜都有,还有一种莲花,就是不知道底下有没有藕。

随手摘了一些摘耳根,清热防感冒可以煮水喝一点。

折了两片荷叶,将田螺河蚌都砸开壳取了肉淘洗干净。将摘耳根田螺河蚌放到一处,李君阁背上竹筒,回到了营地。

东西放好,将水倒入两个竹槽里烧上,李君阁又拿着扁担去树林子里边找阿音。

阿音身边已经堆了一大堆的棕榈叶子,跟坐着的她一样高,她自己正坐在棕榈树下,从叶子底部将棕榈叶子撕开,一分两半。

李君阁将叶子捆扎起来,来回挑了两次才挑完。

水已经开了,李君阁扎了个竹马,将一槽开水移到竹马上放凉,然后取过一块南姜砸碎丢到另一槽里边,将河蚌肉拿手锯背在石头上拉碎,和田螺一起丢进竹槽里煮。

这就是午饭了。

那竹签挑着煮好的河蚌田螺肉胡乱吃了一些对付了一顿,李君阁又锯下两根竹管做吸管,和阿音喝了些水,找个树荫休息了一下,然后开始搭棚子。

搭棚子之前,李君阁找了一个干竹筒,在竹筒上拿手锯拉出一些小洞,再拿泥将竹管外边糊上,用细竹签将洞全部挑出来,然后将洗净晾得半干的苔藓塞进竹管里边,拿一根木棍往里杵,尽量杵紧,最后拿木棍封堵上竹筒口子,将竹筒放在炭火上烧。

阿音说道:“二皮,这是做啥?”

李君阁说道:“做引火碳,苔藓即使压实了,脱水后内部也非常酥松,碳化后里面有大量的空气,只需要用手锯和燧石打出的小火星就能在上面引出火来,只要保持干燥就行。”

看着竹筒上的小孔开始往外冒水蒸气,李君阁笑道:“行了,不用管它,我们搭棚子去。”

棚子简单,李君阁以前每年都要用玉米秸秆搭好些个,现在搭竹架棕榈叶的,自然也不在话下,两人边聊天边干活,没一会,一个绿油油的大棕榈棚子就搭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