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作诗套路(第2/3页)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阶字与钱字不合韵,因此必须换成‘陛’,‘砌’,‘级’这些仄声字,这找同义不同韵的字,也是作诗的一项功夫。”

秋丫头问道:“级是仄声字?”

李君阁笑道:“平上去入,级字在现代拼音语系里是阳平,不过在古音和夹川方言里是入,归入仄声里面。”

秋丫头笑道:“那就用‘级’字吧,不是特别生僻。”

李君阁笑道:“接下来还要简单一点,上联照顾对仗,还得改,钱是具象化的名词,因此用竹影就不合适了,画面空濛,竹叶上似乎充满了水汽,叶尖还在往下滴水,我们换成‘竹雨’二字,是不是意像又丰富了一层?”

秋丫头说道:“对对对!”

李君阁笑道:“文似看山不喜平,有些意像可以反向用之,因此我将‘穿’字换成‘分’字,给读者造出一种突兀的感觉,竹雨怎么会分呢?哦,分的不是雨,而是这股绿意,是不是显得更好玩,更能反映出一种意趣?”

秋丫头连连称赞,说道:“那这两句就定下来了,‘竹雨分窗绿,苔钱锈级青’,是吧?‘竹叶透窗绿,苔痕上阶青’好了不是一星半点。”

李君阁点头道:“暂时先这样吧,接下来我们推敲第三句。第四句是蕉叶卷空庭,写的是空间,那第三句我们是不是可以另辟蹊径,从时间上来入手?时间上,有什么能与‘空庭’二字对仗的?”

秋丫头想了半天都没想起来,李君阁笑着提示道:“薄雾浓云愁……”

秋丫头眼前一亮:“永昼!永昼对空庭!太妙了!”

李君阁笑道:“对了,我们看啊,现在这诗已经敲定的三句,都是视觉观感,那剩下的一句,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个套路,从其它地方入手,比如……”

说完那手指点了点石阶旁两盆兰花:“嗅觉!”

秋丫头哈哈大笑:“我知道了!动词就用和‘卷’对仗的‘舒’字就不错!‘竹雨分窗绿,苔钱锈级青。兰芳舒永昼,蕉叶卷空庭。’哈哈哈,成诗了!”

李君阁笑道:“大致八九不离十了,不过要我来选择的话,我宁愿选择‘消’字,既写出了兰香在空气中的弥散状态;又写出了兰香让人舒适,使人不知不觉就度过了炎炎夏日;更是从单纯的视觉嗅觉直接观感提升到了心灵的体会。虽然对仗上没有‘舒’‘卷’二字严谨,但是意思更加丰富。我们作诗,不能死扳平仄对仗,因文害意。因此两相权衡之下,我宁愿选择‘消’字。”

秋丫头突然发觉一个问题:“二皮哥,第四句卷字似乎有问题啊,卷字是由外而内,但是芭蕉叶是由内而外长开的。”

李君阁笑道:“那你觉得用什么字比较好?”

秋丫头想了半天,说道:“我觉得用‘展’字比较好。”

李君阁说道:“能看到这一层,很不错了,有时候本能得来的句子,本身是有问题的,因此也要推敲,这个‘展’字,就比‘卷’字好。”

秋丫头说道:“那这诗就写完了?哈哈哈,真的也并不费劲嘛!竹雨分窗绿,苔钱锈级青。兰芳消永昼,蕉叶展空庭。”

李君阁说道:“‘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压断脊’,丫头你还得练,不过思路就是这个思路。”

说完叹气道:“其实这诗里边毛病还多,比如前两句,照顾了意象,但是失却了天然;比如‘兰芳’,除了与蕉叶对仗不工稳外,还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太多,作诗称这种字为‘俗字’,应该要尽量避免。当然如果你是能写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样的大佬,那你爱咋用咋用,当我没说。”

秋丫头哈哈大笑:“二皮哥,你是在嫉妒吗?哈哈哈我听出了浓浓的嫉妒!”

李君阁不由得又叹了一口气:“中华诗词辉耀万古,一个人,能有十个字名留诗史,那就已经了不得了。前人风范,后辈只能仰望啊!乾隆皇帝那家伙,打小就是文人精英教育,一辈子上万首诗词,你能知道的有一句没有?因此如李杜一类的人物,属于一辈子摸不到边的境界,也只能嫉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