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端午(第2/3页)

李君阁笑道:“我们去盘鳌乡,你们去不去?”

那还有不去的道理,四人立马加入,队伍又扩大了一圈。

人一多就开始作妖,李芸秋小妹崽开始带节奏:

“爬山豆,藤藤长,爬山爬地去看娘!

娘又远,路又长,姐姐是个黑心肠!

不认爹,不认娘,明天嫁给黄鼠狼!”

要不就是:

“红鸡公,爱唱歌!

先生我,后生哥!

生了妈妈生婆婆!

妈妈嫁,我抬盒!

抬到外婆门前过!

外婆还在坐箩箩!

舅舅还在摇外婆!”

阿音笑得直捂嘴:“二皮,你李家沟乱七八糟的儿歌可真是多得不得了!”

李君阁笑道:“这玩意儿还不能小看,一样的风雅颂俱有,赋比兴齐全,不但风趣幽默,好多还有教育意义,挺好玩的。”

说完解释道:“比如刚刚第一首,那是朴素地教育小孩子要孝顺,里边还有些简单粗暴的因果报应的意思在里头。”

“第二首就更有趣了,故意将所有大小关系颠倒了说,从反面教育小孩子要搞清楚先后,不然就是闹笑话,怎么样?好玩吧?”

阿音咯咯笑:“哟,这个你都这么重视,你不会认为它们也是非遗吧?”

李君阁笑道:“怎么就不是呢?啥叫非遗?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传统口头文学。那我就问你了,这些儿歌,按这个定义的标准来看,哪里不符合?”

阿音瞠目结舌:“呃,好吧,不认真琢磨不知道,仔细一想,你说得还真是有道理。”

李君阁笑道:“这就是‘留心处处皆学问’了,儿歌虽小,真要研究起来,其实也挺有意思的。”

大家就这样说着笑着往前走。

由于道路是分段施工,资金也不缺,因此进度很快,路面已经完成了一小半,不过还没有连起来。

道路很有风致,基本上都是老石头,早就被踩得油光水滑,部分新打的石条镶嵌在其中,将那些断裂或者坑洼的换掉,一眼能分出新旧,反而更承托出道路的古朴沧桑。

部分石桥也已经开始动工,宠物们倒是淌着水就过去了,娃子们还得李君阁下到沟里,一个个抱过去。

路边几棵大槐树,白中泛绿,绿中泛黄的槐花开得正美,蜜蜂们忙得不要不要的,在花丛里钻进钻出。

李君阁看着槐花口水都要下来了,对阿音说道:“李家沟的荔枝和槐花开在同一时候,槐花蜜淡,荔枝蜜浓,菜花蜜刺鼻,嘿嘿嘿,又到骚扰药师叔的时候了。这两样抹馒头刷兔子刷鸭子可是一绝呢!”

阿音奇怪道:“刷兔子是蜜渍兔,刷鸭子是什么菜?”

李雨松说道:“哎哟阿音姐姐你连甜皮鸭都没吃过?二皮叔做的甜皮鸭可好吃了。”

阿音还真没吃过,所以不知道味道,因此也就没有纠结这个问题,反而是蜂蜜引发了另一个话题:“二皮,为什么我读书的时候,在超市里边买的蜂蜜,和在家里拿的不一样?”

李君阁笑道:“这个差别太大了,自然界中有好几种永不过期的食品,醋,酒,盐,糖,蜂蜜。”

“不过这里有个有两个前提,一是天然形成,二是浓度足够高。像李家沟和苗寨出的那种凝结成硬猪油状的天然蜂蜜,考古学家在金字塔里发现过,到现在三千多年了也没变质。”

“超市里的蜂蜜产品,很多没有在蜂巢里经过充分的发酵,而且水分太多,浓度不够,又经过高温,调配等多种手段,过一段时间会酸败也正常。”

“当然天然蜂蜜也不是越久放越好,蜂蜜中除了糖,还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这些物质存放过久,也会分解,降解,挥发,失效,以此天然蜂蜜还是在两年内吃完比较好,不然就只剩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