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小鱼锅贴和冷吃兔(第2/3页)

每人分了三四个土豆,一碗锅贴小鱼,就着泡椒兔吃得舔嘴抹舌。

唯唯吃完准备去收拾洗碗,才看到还有一半的兔丁没有处理,对李君阁问道:“咦,二皮你怎么忘记把兔子全下锅了?”

李君阁说道:“那是我特意留的,待会给大家准备一道经典的盐帮菜,明天给大家下粥。吃不完的就给你装起来当小吃。”

等到大家把饭吃完,药师叔又开始拿出挖来的夜寒苏,加上李君阁带来的醪糟,煮起了姜糖水。

李君阁在另一边支起锅子烧油,又取出一大把干辣椒,剪成干辣椒丝,考虑到一行人里北方人多,便筛去辣椒籽不用,只用红红的辣椒皮。

把姜蒜、花椒、八角、丁香等香料倒入炒香,再把兔肉倒入锅内翻炒,一直炒到兔肉水分大量蒸发掉,开始变得金黄,发出焦香味之后,又加入和兔肉分量相当的笋丁。

肉不够,笋丁凑。笋丁也炸成金黄色之后,提前倒入些酱油、冰糖,再加上一点点食盐。

提前放入这些是为了早些把味道炒入肉和骨头中,用量最多是成菜时的一半,最后再视口味添加剩下的那部分。

接下来就是“李嘎婆”牌辣椒酱和醪糟酒出场了,两种材料一遇热油,马上就香气四溢。

剩下的工作就是将兔肉炒到自己想要的程度,李君阁觉得大家牙口都不错,因此炒的比较酥焦,越酥焦越香。

这道菜还有一味必用的东西,陈皮。

李君阁手上没陈皮,不过也难不住他,抓兔子的时候见到灌木丛边有棵枳树,上面挂着几个从秋天风干到现在的小橘子,正好合用。

将泡软的枳皮、食醋、干辣椒倒入,翻炒几分钟放凉就可以了。

这菜没什么难度,关键就是火不能太大,所有料都要焦而不糊,一旦辣椒丝陈皮丝这些东西给炒黑了,那就会发出一股苦味,菜也就没法吃了。

这就是著名的传统盐帮菜,冷吃兔。

夹川也算盐帮菜的支系,因此家家都会做,麻辣鲜香,还耐久放。

老时间里出远门,冷吃兔那是必带品,几乎已经成为一种习俗。

唯唯洗完碗回来,挑了一块兔子吃了,点点头,又挑了一块笋丁放嘴里,又点点头,然后又将手伸向另一块兔肉。

李君阁赶紧把锅子护住:“这是停不下来了是吧?”

唯唯不好意思地笑道:“哎呀这冷吃兔味道太美了!又辣又香,跟麻辣牛肉干一样香,嚼起来又没有那么吃力。”

李君阁哈哈大笑:“其实做法还真差不多,不过兔肉比牛肉可便宜太多了。等明天洒上油酥花生米拌起,早上下粥那才叫一个美。”

将锅子放一边晾凉,盖上盖子,李君阁和苗娃一人抽出一把背子,准备趁还有亮光去溪边砍竹子做竹筏。

唯唯跟林昭也闲不住,说道:“那我们去帮忙吧。”

李君阁笑道:“你们去干啥?要不把枪带上吧,练练瞄准,装弹啥的。不过别真开枪啊!这东西阿音管得很严,开了几枪,为啥开枪,都要登记,连弹壳都要捡回去。”

林昭早就想学这玩意儿了,唯唯也是个爱玩器械的,都连声说好。

四人来到溪边,李君阁和苗娃选了一处高大的竹林,竹子都是大腿粗细,底部横生着很多的尖刺,夹川人称为“箭楠”。

这竹材很硬,因为李君阁只要求浮力,不讲究软硬,因此专挑一两年的嫩竹子下手,砍起来轻松,早收工早睡觉。

背子刀重势沉,长达半米,用起来顺手之极,两人三下五除二就砍倒了一片。

剃掉枝杈和竹稍拖到水边,李君阁又砍来一些藤条剖开,和苗娃两人一起用劲,将箭楠扎成两个大竹筏子。

唯唯跟林昭两人在溪边嘻嘻哈哈地拿着枪瞄东瞄西,把弹匣一会儿取下来,一会儿装上去,玩的就是一个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