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熏腊肉(第2/3页)

不走寻常路,灶神爷就是这么任性!

因此家里面子工作无论如何要做足,晚饭过后就要把灶头清理得干干净净,菜刀案板之类的杂物全得收起来,不能留在灶台上。

接下来将灶边的灶王爷像恭恭敬敬取下来,贴上新的,表示给灶神爷换了身干净衣服,好光鲜亮丽地去天庭。

这个事情让童年的李君阁很纠结。就算神仙能大能小,可是儿歌里唱的“七不隆松,八不隆松,猫儿钻灶烘,拉出来灰不隆松”。就算换了新衣服,这灶神爷到了玉皇大帝跟前还能看?

……

还要在灶台上点上香烛,焚烧钱纸,摆上贡品。

意思就是这趟差旅费家里给报销,要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捡好的事来汇报。

头天制作的麻糖一定要摆上,让灶神爷嘴甜,想说啥不好听的,被糖粘住了嘴也说不出来。

这一大通摆布完,大家才能去睡觉休息。

等到了腊月二十七,就要赶紧熏腊肉香肠了。

四川腊肉的制作,其实并不复杂,也不知道为啥没能传到北方。其实就是猪肉洗净,自然放置一晚滴干水汽,将川盐、花椒、山奈、八角等香料粉一起炒热炒香,然后用刷子沾酒,蘸上香盐在肉的表面刷上一遍。

这是给肉杀菌,避免腌制时存在有害微生物。

然后用手抓起炒热和匀的盐均匀涂抹在肉上,并用力搓一遍,尤其是有骨头的地方,更是要加大盐的用量。

把肉一层一层的叠码放在缸里,如骨头、大块厚实的腿子之类一般放在缸底,让融化的盐水将它们充分浸泡腌制入味。

腌制三四天后翻面,加一点盐,一般七到十天左右便可提肉了。

肉提出来放入开水洗烫一到两分钟,把表面多余的盐水洗掉,晾干水份。

然后就可以挂在灶台之上的横梁上,让平时烧柴火的烟气慢慢熏制成腊肉了。

香肠则是酿好后挂屋檐下,晾一到两周风干得差不多了,挂到灶台上方熏制。

不过要按照这方法,那要直到清明节前,才能吃到有滋有味的腊肉。

之前当然也可以吃,不过名字还只能叫盐肉呢,就是因为缺少了那股子烟熏味儿。

李君阁家里有些特殊,奶奶是家族里除四爷爷外最长的老辈,逢年过节好多城里的亲戚都要来看望,走的时候最好的礼物就是农家风味的烟熏腊肉和香肠了。

因此上要等灶台慢慢熏可不成,必须在春节前就全部熏制好。

这就要用到专业设备了。

一大早起来,李君阁跟老爸一起动手,用薄板在楼顶钉出了一个熏棚。

熏棚就像一个巨大的箱子,顶部封闭了四分支三,留四分之一走烟。

竖着的四面有一面安上活页,可以打开,底下留了一个比较宽的口子,是用来加燃料的。

另外三边也不到底,留着七八公分高的小缝隙可以进气。

里边订上长钉子用来挂肉挂香肠。

然后用背篓将腊肉香肠一背篓一背篓地背上来,系上麻绳一层层挂好。

四面挂满后,又用钢筋将肉绳穿起来,像晾衣杆一样将肉挂在里面,这样一次可以熏得更多。

不过不能太靠近中间,中间烧火温度高,不注意熏肉就变烤肉了。

布置完熏棚,麻头却飞了上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棚子。

司星准的技术团队已经放假了,要初七之后才回来,因此麻头这几天也放敞了。

一看李君阁跟老爸在自己的故居搞事情,就赶紧过来查看情况。

李君阁轰它:“一会儿烟熏火燎的,你跑来干嘛?想成烤鸡吗?赶紧走!”

老爸却笑眯眯地看着麻头:“我们家的麻头可能耐啊,能牧大雁,还能拍电视,三五不时的还能抓个野鸡兔子给我们打牙祭,比你都能耐!”

这就是典型的亲孙不亲子了,李君阁翻着白眼懒得理他们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