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量活(第2/3页)

刘信之说道:“老李啊,这都大半辈子了,你还信‘高手在民间’这一套?天工奖这么多年,自由参赛作品有多少拿金奖的?这不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嘛!”

李昆吾将金蟾递过去说道:“废话少说,量活吧!”

刘信之将金蟾接过,翻看了一阵,惊讶地问道:“刚刚那啸声,是这金蟾发出来的?”

对着孔眼看了看,眼睛一下就瞪大了,摸出玉石手电就往金蟾身上按。

按亮手电,绿色的金蟾下巴出现一个一两公分左右的光圈,隐约能看到喉部那弯曲的孔道。

随着手电的移动,孔道一点点地弯曲深入,随着肚子厚度增加,逐渐消失不见,只剩下一个绿绿的光圈。

几个大高手刚刚都将脑袋凑到一起,这下一起倒吸一口凉气,不约而同地将手伸了过去。

陆清依抢先拿到手,不顾秦庄的白眼,一边量活一边道:“这外头倒是没啥可惊诧的,这里头……这是九曲珠的工艺?”

九曲珠的典故对玉雕匠人来说那是闻名遐迩了,所以一看到这东西,都立刻跟典故联想起来。

李昆吾洋洋得意道:“咋样?四大派,哪派有这手艺?”

秦庄说道:“我们派里有镂空玉球,象牙球,能做到十三层,偶尔有十七层,听小辈们说正在搞十九层的,不过那是一层层剔出来的,这个工艺与这个有相通之处,但是也仅仅是有相通之处而已……”

陆清依将金蟾交给刘信之,说道:“你们派里最能出细活,蟋蟀须子都能凌空雕出来,上次摄影师镜头盖子掉下来都能把蝴蝶翅膀碰掉,你给看看呢?”

刘信之接过金蟾来,叹了口气说道:“天尚不全,那事儿只能说是天意了,现在连那镜头盖都成了展品的一部分,一起被博物馆收藏了。”

秦庄问道:“那摄影师没赔死吧?”

刘信之说道:“没让他赔,不过他自己个把自己吓得大病了一场,博物馆跟我都觉得这作品带点残缺跟故事性倒还不错,也就算了。”

李昆吾竖着大拇指道:“这事情办的地道,老刘,我服你!”

刘信之翻着白眼道:“还能有啥办法?上亿的东西,你叫他怎么赔?”

说完将手电打开验看,接着说道:“要说这金蟾也还不错了,石材跟题材结合得很好,手艺算是中规中矩,有老李你北工的痕迹在里头,不过又不是你造办处一路,张衍十年前就能有这手艺吧?”

秦庄也点头道:“值得称道的就是肚子里头了,可惜看不到全貌,但是这肯定不是普通工具能做到的,绝对有其它特殊的工具,而且还不止一样,必须是一套。”

陆清依也说道:“另外还有一套加工手法,这也不是一两代人能搞定的事情,老李别藏着掖着了,快揭晓谜底吧,这都急死了!”

李昆吾哈哈大笑道:“这就得打信之兄的脸了,这就是民间高手的作品,不过这事情还得皮娃来讲。”

李君阁赶紧站起来,将老石头和小石头的故事有重新给几位大师重述了一遍。

陆刘秦三人听得面面相觑,又看了手机上石头门楼和号鼓内部的三维图,以及老石头用树脂雕出的试验品,都坐不住了。

秦庄说道:“这手机屏幕太小了看不仔细,小钱你们会议室有投影仪吧?要不我们去那里看看?”

钱大方赶紧将秦庄他们带到会议室,大图一调出来,几个大师就讨论开了,聊个没完。

这一讨论又是一个多小时,最后陆清依感慨道:“三位,小妹惭愧,这理事长做了三年多,竟然还野有遗贤啊,下一届,你们三位商量着谁来吧。”

李昆吾赶紧摆手:“清依你这就过了,这个可不能怪你。”

李君阁也赶紧说道:“陆奶奶这个真怨不着你,都怪我们李家沟太闭塞了。别说您了,连我这李家沟守着牌楼土生土长起来的,也是才打听到老小石头这父子俩,呃,也就半年不到的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