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大堂哥的新饭店(第2/3页)

结果被老妈逮着骂了个狗血淋头,一天到晚没正型,以前捡石头就算了,现在居然租起了打捞船,这就是要疯魔了!

李君阁只好狼狈奔逃,先去大堂哥那里躲躲再说。

几天合作下来,李君阁跟沙远已经很熟悉了。

李君阁问道:“沙老哥,你这船最大能捞多大的石头?我说的是整块的。”

沙远说道:“最大捞过一百吨,不过是两艘船合作,嘉陵江传说中的张献忠沉银船。”

李君阁说道:“我靠!这个牛了,最后捞了多少银子?”

沙远翻着白眼道:“屁的银子,就捞了一条明代沉船起来,翻遍了就两条黑不溜丢的库银板子,二十斤一条。几万块钱的破玩意儿!那些专家还高兴得手舞足蹈的。”

李君阁:“呃……老哥你是按银价兑换的吧?这是文物,你不能按融了来算钱啊!”

沙远说道:“搞不懂,反正专家说是搞明白了张献忠流民部队的入蜀路线,哈哈哈,你说花了这么多钱弄清楚这事儿有啥用?”

……

这就没法聊了,几人又扯了些闲篇,然后船就到了夹川。

将药给刘爷两人送去,李君阁来到大堂哥家,一切行动听指挥。

大堂哥这回是下定决心要搞大动作了,上下两层楼,上层是雅间和茶楼牌室,下层是吃饭的地方,全摆满能摆二十桌。

大堂哥带着李君阁提前去看了堂口,布置得算中档,不过门口几十口大鱼缸有点亮眼。

水缸里充着氧,咕嘟咕嘟冒着气泡,里面的鱼除了李家沟的鲫鱼和草鱼,其它清一色河鱼,没有农转非。

都是李东升跟玉莲嫂子从李家沟钓鱼人那里收的,李君阁专门在李家沟河道里建了几个网箱。囤了好久,就憋着这一刻亮相呢。

大堂哥捏着李君阁的肩膀,说道:“二皮,这个场面,要按市价的话,哥哥我三分之一都凑不齐。全靠你给我扎起在,几十种生猛河鲜,望江阁都比不了!”

李君阁笑道:“我们两兄弟还说这些干嘛!这些年你还照顾我家少了?在县城里读六年书,还不是你又当爹又当妈?跟大伯照顾我爸一样,家里老大不易当啊!”

大堂哥笑道:“现在你回来了老子就轻松了,哈哈哈,一家老小就丢给你了,能者多劳嘛!”

李君阁说道:“少来,你弟弟现在是大棋党,操心的都是国家大事,家里头我是甩手掌柜!”

大堂哥鄙夷道:“昨天还在串串摊子吃地沟油呢,今天就说操心国家大事!不够脏班子的!”

……

周六是黄道吉日,宜开张,垒灶。

后厨是刘胖子掌总,又拉来一个自己的师弟,然后各自领了两个徒弟,算是厨师班子。

大堂婶招了几个李家沟盘鳌乡的姑娘,算是把服务员队伍拉了起来。

李君阁主要负责请县里场面上的客人,大伯负责请乡里的客人,这还得仔细挑选,不然二十几桌还真坐不下。

先到的都是至亲,他们可不光是来吃饭,遇到有事情还要搭把手。

四爷爷对李家这个事实上的长房非常看重,这么多年,大伯和大堂哥确实为这个家族默默的付出了太多。

于是四爷爷,奶奶,大伯,老爸老妈,村里的长辈几乎全体出动。

小辈里还有国际友人,梁慧丽,阿音,小堂哥,吴志秋等一帮平日里就常在一起的亲朋好友。

当然大姑二姑,城里的大表哥他们也来得比较早。

夹川县说小不小说大不大,饭店开张头三席基本就是那些人。

一般离不开消防,食品卫生,环监,工商,税务,电力,燃气。

另外因为是特种经营,林业,农业也一并请了。

至于剩下的如文化,水务,公安,则属于李君阁夹带的私货了。

为了避免尴尬,全都请到了雅间,因为大厅里的私货还包括了刘爷,杜碧华,大头,二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