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下套(第2/3页)

梁慧丽又问道:“这个东西能养殖吗?如果乡上有人养这个的话,是不是也可以致富啊?这玩意城里好贵哟,比兔子贵多了。我在蜀都看到要卖一百多一斤呢。”

李君阁心中一动,说道:“咦,你这个想法不错,等哪天弄到小竹鼠可以试试,野生的成年鼠胆太小,估计不好养。再说一百多是正月时候的价格吧,那时的竹鼠最肥,红烧冬笋那是一绝啊。现在的竹鼠估计五六十就差不多了。”

四人走下山来,路过刚才放瓦片陷阱的地方,李君阁说道:“走,看看去。”

来到竹丛边,李君阁跟王从军查看瓦片,发现好些瓦片已经扣上了。

梁慧丽跟朱朝安两人跟在后面,看李君阁跟王从军挨个敲击扣上的瓦片。

有的瓦片底下有动静。

梁慧丽跟朱朝安高兴地喊起来:“抓到了!抓到了!”

李君阁笑起来说道:“别高兴得太早,是老鼠也说不一定。”

梁慧丽正想跟着去敲瓦片呢,听到这个吓得跳了起来。恼怒地喊到:“死二皮!你就知道吓唬人!”

李君阁哈哈大笑说道:“猪儿虫你赶紧的,去找篾匠叔拿个笼子,记着跟他说是装红嘴玉的,别拿成画眉笼子了。”

朱朝安屁颠屁颠的去了,不一会就拿了一个小方笼子过来。

李君阁将瓦片掀开一个缝,一个红色的小嘴就从缝里伸了出来,李君阁伸手一捞,一只小鸟就被抓到了手里。

看了一眼小鸟的嘴巴,李君阁说道:“这只还是幼鸟呢。”说完一张手,放小鸟欢快地飞走了。

朱朝安在旁边直跺脚,喊到:“哎哎,你咋把鸟放了啊?”

李君阁道:“这鸟嘴巴还不够红,说明还没成年,你拿回去也养不活,还不如放了。”

又掏了三个小陷阱,掏出来两个公的一个母的,李君阁选了一对,将剩下的那个也放了。

王从军也将剩下的几个瓦片掀开,将里面的鸟放掉。

朱朝安接过鸟笼,看着里面的毛色艳丽的小鸟,开心得见眉不见眼。

李君阁问道:“你给篾匠叔笼子钱了吗?”

朱朝安一跺脚,说道:“哎哟,我光顾着高兴,把这个给忘记了。”

李君阁说道:“那没事,现在去给钱篾匠叔肯定也不会收的,明天来收套子的时候带一瓶你给我的一五七三就就成了。”

朱朝安说道:“那酒可一千一瓶呢。”

李君阁笑道:“那你就偷着乐吧,昨天帮篾匠叔卖了一个小竹筒子,人家给两千都不带还价的。”

三人表示不信,李君阁也就没多说。

下山将砍刀还给篾匠叔,告诉他明天再来看他,取回小狗,四人有说有笑往回走。

一路上胖子眼睛都离不开笼子里的那对相思鸟,走路都绊了好几回。

回家路上,李君阁去大伯家地里选了几个还算嫩气的玉米,准备拿回家给三人做苞谷粑粑。

路上朱朝安问李君阁:“这鸟该怎么养啊?”

李君阁说道:“这个简单,你看这里一个鸟食罐一个水罐,你待会从我家里拿点小鸡开口饲料,里面营养物质都调配好了的,就用那个喂,偶尔再喂点小米菜叶子啥的就可以了。”

路过村口的稻田,见两个十来岁的半大皮娃在稻田出水口的地方摸鱼,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妹崽在田埂上拿着个竹篓子蹲着。

李君阁就喊到:“小松!小柏!作业做完了?带着小秋在这里淘!”

两个半大皮娃是堂兄弟,一个叫王晓松,一个叫王晓柏,七八岁那个叫李芸秋,见着李君阁就跑了过来,嘴里不停喊着:“二皮叔二皮叔。”

王晓松说道:“二皮叔我们都做完作业了,没事干跑来抓泥鳅玩。”

三个孩子父母都在外面打工,都是爷爷奶奶带着,也算是留守儿童了,村里这样的家庭也不少,三人家住得近,所以喜欢在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