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院线(第3/4页)

金敏信笑着讲:“陈总你找我,史总也在啊。”

“被叫来的,比你早了两分钟而已。”

陈子迩心说你解释这个干什么。

“是这样,”他敲上二郎腿,十指交叉在一起,“我找你来是要请你给我俩上上课。”

金敏信一愣,“我给您二位上课?折煞我了吧?”

“听我说完,是关于电影,不是制片,是电影院。”金敏信有他的信任,所以他直接说道:“因为战略需要,我们集团或许会涉及院线的建设投资。关于这个,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金敏信没有像个小伙子一样表现的大吃一惊,他有着作为金总的镇定。

“其实我们国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院线,甚至就连院线制目前也还是在立法阶段。”

“说清楚点儿。”

“电影是这样,制片负责生产、发行相当于批发,影院类似零售,以前我们是跟苏联一样,制片厂拍摄出来,只能交给中影公司,然后它在交由省一级的电影公司安排反映,93年之后这个独家经营权被中止,但是放映权还是被老牌国营电影公司垄断,直到去年6月,我们才有正式的文件提出来要推行院线制。”

说起来,这两年电影是挺惨的。

陈子迩手指有规律的敲击着:“所以意思就是,对于民间资本来说,这个地方还是蛮荒时代。”

金敏信肯定:“差不多,现在业内人士都在期待国家正式下通知改革,去年6月的文件之后,人们都在想今年说不定就会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去年,中国电影的总票房收入是多少?”史央清问的。

被提问者能明显感觉到两位风格的差异,陈子迩善于从宏观层面考虑,而史央清,她要思考商业和细节。

金敏信说:“大概10亿左右吧。”

陈子迩一惊,“这么少?”

“上个世纪还多点儿,八九十年代有30亿,这些年正因为其中的不合理,而且盗版横行,所以才一直下降,不过我觉得现在是触底了。”

真可怕。

不过他转念一想,几年后中国电影其实也还行,“这还真算是触底了,结合你说的中央下发文件改革,我想或许会有反弹,是个机会。”

“什么机会?”史央清道:“投建一家普通影院成本就要多出四五百万,而整个行业如此萎靡,制片方还在不断抗议要求加大票房分成比例,咱们盛世的几个公司都搞挺好,去趟这浑水干什么?”

虽然她说的有道理。

但陈子迩却已经有了自己的心思。

一来他的竞争对手有自己的院线,而且还是什么IMAX这种,所以盛世如果没有,不合适。

二来,他自己想触底反弹其实没错。每年的票房总收入这样的数据他记不住,但是有一年新闻媒体普天同庆超过100亿这个数字,他是记得这事儿的。这就说明金敏信说的院线制改革有相当大的概率会发生,虽然他完全记不住到底啥时候会到来。

三来,他还有自己的传媒公司,电影拍再好总是要有荧幕给你放才有用,印象中,万大影城后来搞的规模还不小,这他喵的恶劣竞争起来,不是让人捏着小蛋蛋了嘛。

陈子迩摸着嘴巴上刚刚长起来的小胡须思考了一下。

“这样吧,现在正式的院线制改革还没开始,那我们就再观望观望,第二个,老金,我知道这几年冯晓刚的贺岁片效果一直不错是吧?”

他还记得2001年有一部挺好的电影叫《大腕》,电影当中那著名的“不求最好只求最贵”的长镜头一直流传了下去,当时觉得贼夸张的四千美金一平米的房价,后来再看,简直讽刺的不行。

“这个我知道,是为数不多会产出高票房的电影。”

陈子迩命令道:“接触一下,可以作为投资方,为骆之怡争取一个角色。正好,我也借此机会看看到底什么情况,在院线制正式改革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