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8章 症结所在(第2/2页)

不清不楚的,谈什么?

两边现在的矛盾当然是清楚的,林海文受托主导这次青年展,他的理念就是青年展应该往学生靠拢,即明确还处于学习阶段的这个群体,这是他对青年展的理解核心。而除了他所在的天美,包括央美在内的其它美院,则全数给他撅了回来,完全不甩他的理念。

这是问题。

但目前为止,这个问题都在大家的心里,没有任何人诉之于口,因为本来林海文的这个理念,就是不可能明文规定的——否则青年展立马变成学生作品展,这就完全不是林海文的初衷,他要重塑“青年展”的含义,不是为了办一次学生展!

而其他人则装聋作哑,他们不愿意让林海文得逞,让青年展改天换地,也不愿意明确说林海文这个理念有问题——因为本来就是没问题。

国内的青年展,设置30岁这种上限的,都很少,青年展一般都是45岁以下,这也是国家、联合国、青年会等各种“青年”定义中最大的一个年龄上界。大家的想法都是做并集,画画嘛,熬呗,年轻人现在没有机会,熬到40岁了,不就轮到你们了?

但林海文并不认可,事实上,现在的一个潮流也是认为,艺术其实是年轻人占据优势的,他们思维更活跃,变化更多,敢于尝试。把他们都磨到40岁才有机会,会严重伤害到他们的创作成就。

华国尤其严重。

比如林海文的朋友,阿德里安·戈特利布,他就是十来岁得到州府的认可,从而一举少年成名的。再者说,现在各国都有一些色彩天赋惊人的少年画家出现,画出来的画,林海文看着是幼稚,但色彩融合确实有独到天赋!人家也就因此得到种种认可,上拍,被收藏,和成年画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可是华国呢,十来岁的,还没毕业的,就只能是学生画,哪怕有人夸奖有人赞赏,但那都是在学生画的范畴里面进行的——不入流,更别说小孩子涂鸦了!

都说华国教育怎么怎么样,那这些还没有被教育模式“荼毒”的少年儿童,怎么也跟外面不一样呢?归根到底是华国艺术圈论资排队的风气,已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这是林海文想要去改变,而其他人则不愿意改变的。

是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