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抓鸟了】(第2/3页)

在果岭上是可以擦球的,孟小平小心翼翼的做好标记,然后仔细的把球面水渍擦干净。

“宋老板,争取直接抓鹰!”所有人都围过来,而且显得异常兴奋。

那场面,就像一群钓友去钓鱼,突然水里有大家伙咬钩,其他人全跑过来加油助威。胜负已经变得无所谓,他们在这里打一年,也可能碰不到一个老鹰球。

孟小平也非常激动,他当然希望宋维扬能打进,一般情况下客人打进老鹰球,那肯定是要加倍给小费的。但他还是建议道:“老板,一般上果岭之后,职业球员也是两推进洞,直接进洞属于运气好。你这一杆千万要稳住,尽量把球打到靠近球洞,即便这杆不能进,也要为下一杆做铺垫。”

宋维扬突然觉得这玩意儿挺有意思的,他放松心情吐了口气,然后用球杆轻轻一推。

“唉!”

“老鹰飞了!”

众人齐声叹息,都觉得有些失望,就差那么一点点,球擦着洞口滚过去了。

沈南朋说:“我们先停下来,让宋老板继续打。老鹰球没进,打个小鸟球也是好的。”

“对对对。”祝逸才连忙附和。

恭敬不如从命,宋维扬继续推杆,这次终于无惊无险的打进去。

“真的是小鸟球!”

“宋老板牛逼,第一次跟你打球就差点抓鹰。”

“宋老板运气真好,要不我们换三杆洞试试,说不定宋老板能来个信天翁(一杆进洞)。”

“小鸟球千载难逢,宋老板今天必须请客!”

“……”

剩下的球也不打了,借着小鸟球的由头,大家跑去会所嗨皮,顺便把球童们的小费一并给了。

先是喝茶聊天,接着中午一起吃饭。

吃饭过后,刘毅谦突然问:“宋老板对艺术品收藏感不感兴趣?”

刘永航哈哈大笑:“你又在拉人一起搞收藏啊。”

“就你那文凭,跟我差不多,你懂什么叫艺术品吗?”郁国象打趣道。

刘毅谦以前是开出租的,郁国象混得更low,以前是蹬三轮的,两人的学历都不怎么高。

刘毅谦笑道:“我不懂艺术品,但我懂人啊。反正我又不捡漏,只在拍卖行买东西,哪件艺术品最有价值,只看现场有几个是托,有几个真心想买就知道了。”

宋维扬忍不住想笑,上辈子他就知道刘毅谦,这位在收藏界可是鼎鼎大名。

这么说吧,单论搞收藏花掉的钱,刘毅谦可以称得上中国第一收藏家。3.08亿买王羲之《平安帖》,5037万买苏轼《功甫贴》,1.69亿买《十八应真图卷》,10.84亿买《侧卧的果女》,2.8亿买成化斗彩鸡缸杯……这么说吧,自2009年之后,他每年至少花10亿收藏艺术品。人傻不傻不知道,但肯定钱多!

特别是苏轼《功甫帖》,被故宫专家说是开门假的东西,苏富比拍卖行还因此起诉故宫专家,这玩意儿到最后都没搞清楚真假。

而花那么多钱搞艺术品收藏的刘毅谦,自己都承认他没有任何鉴赏力,反正指着最贵的买就行了。他说:“我是开出租车起家的,懂得察言观色,自认为看人很准。有托的拍品就是水货,有人真抢的就是精品,好多人疯抢的就是绝品。”

这位老兄花2.8亿买成化斗彩鸡缸杯,交接过程当中,居然直接用鸡缸杯泡茶喝,当时引起国内舆论的一片热议。

不可避免的,宋维扬被刘毅谦拖去欣赏他的藏品。

刘毅谦指着墙壁上的画,得意道:“这是吴湖帆先生的精绝之作,仿古12开《如此多娇图》,当时的估价是120万—180万。有个叫张宗宪的收藏家志在必得,结果愣是被我用200多万的天价抢了,张宗宪气得从此不再买吴湖帆先生的作品。”

“什么时候的事?”宋维扬问。

“97年,”刘毅谦笑道,“我有个朋友叫董国强,是匡时国际拍卖行的董事长,他当时说我200多万买画是疯了,这画顶天了能值180万。但我又不差那几十万,能多花几十万买下来,我为什么不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