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电煤之争】(第3/3页)

于是在2003年,煤炭价格暴涨,电价更是暴涨,连京沪等大城市都被逼得拉闸限电,甚至盛海外滩的大部分景观灯光都被关闭。紧随而来的,是钢铁、水泥、铜铝等商品价格暴涨,而且到了“一月三价”的地步。

刘永航解释说:“肯定是要自己开电厂的,不然就被卡住脖子了。我以前是做饲料的,发电产生的大量蒸汽,正好可以用来生产饲料所需的赖氨酸。剩余蒸汽还能将生产赖氨酸的废水浓缩掉,一是环保,二是降低排放成本,三可以把浓缩掉的废水做成微量元素添加剂,用来提高饲料的品质。我专门请教过专家,这套方案是可行的,能够形成‘铝电复合—电热联产—赖氨酸—饲料’的一套产业链。”

“这个就很有意思啊,”曹德望说,“我会派人考察,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我愿意投资2000万元,就当是给刘老板捧一个钱场。”

刘永航的铝电项目属于特例,因为不敢找银行贷款,所以必须自行解决20亿启动资金。

一顿饭吃下来,金牛会成员就给他解决了6个亿,包括宋维扬在内,有九人愿意砸钱进来帮忙。当然,这也是看到了铝电项目的前景,一个被中铝集团垄断的行业,一个50%以上需要进口的行业,只要不被各种盘外招搅黄,今后绝对就是每天躺着赚钱。

宋维扬乐于看到这种互相之间慷慨解囊的情况,不仅仅是钱那么简单,每个成员背后都有一张关系网。投资交缠的程度越深,大家背后的关系网,就能交织成一张更大的网。

要是哪个不长眼的不讲规矩,跑出来胡乱伸手,这手伸到一半就被他们的“家长”拖回去打手心了。

钱多到一个程度就变成了数字,宋维扬现在想的不是怎么赚钱,而是更深层次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