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花钱买进大学】(第2/2页)

虽说是自费,但也不是出钱就能读,最多能降低20分录取。想当复旦的自费生,至少也得过重点线,否则都没资格填报志愿。

其实钱也不多,就拿复旦来举例,文科自费生每年多交800元学费,理科自费生每年多交1200元学费。

真正的区别在于,自费生毕业不包分配,不享受假期火车票半价优待,不享受公费医疗,不安排住宿(许多学校需要自己租房子住,复旦虽然提供宿舍,但每年要另交300元住宿费)。自费生毕业后,虽然拿的文凭与公费生相同,但在校时的学生证颜色却不一样,一眼就能认出来,备受歧视,甚至中秋发月饼都没自费生的份。

正是由于来自方方面面的歧视,自费生往往属于最勤奋的群体。各大高校的自费生只占一小部分,但每年的奖学金评定,却经常抢走四分之一甚至更多。

顺便一提,自费生出国的比例也超高,特别是在公费生包分配的年代。

等众人全都散去了,郭晓兰才走进办公室,笑道:“扬扬,你不怪我乱做主张吧?”

“没事,下不为例。”宋维扬还犯不着因为这个跟母亲闹别扭。

“那就好。”郭晓兰道。

宋维扬问:“花了多少钱?”

郭晓兰说:“5000块,不多。省城的自费生名额本来每年就凑不齐,我们也没把谁给挤了,不算做亏心事。”

“还行。”宋维扬自己就笑了,他从来没想过自费读大学。

或许多年以后,当宋维扬的自费生身份曝光,有些人会说:“瞧,宋维扬当年是花钱买进复旦的,其实他连大学都没考上!”

哈哈。

“咚咚咚!”

“进来!”

采购管理部经理费文明推门而入:“董事长,联想的人跑来推销电脑了。”

“这种事你去问杨总。”宋维扬道。

“杨总让我来找你。”费文明说。

都怪《中国企业家》杂志的那篇报道,宋维扬说要花几年时间完成喜丰公司的电子信息化管理,立即引起了联想公司的注意。

联想现在已经亏损了好几个月,疯了一样到处推销电脑,怎么可能不盯上准备自动化办公的喜丰?

1994年,是中国的互联网元年,一切都在方兴未艾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