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 【民族品牌之殇】(第3/3页)

宋维扬解释说:“全都在西康生产,运输费用太高了。在鲁省建新厂,可以辐射整个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船运和铁路运输都很便利。当然,最重要的,是鲁省那边有个市的领导外号叫做‘陈卖光’。”

“陈卖光我知道,找他买厂子,确实很方便。”杨信笑着说。

“陈卖光”从1992年就开始卖企业,是真正的改革先驱,当时轰动全国,甚至传到了港城,“陈卖光”这个外号就是港城媒体给起的。

而且,他不是随便乱卖,只把国企卖给内部职工,搞的是“股份合作制”。几年时间,那座县级市的生产总值就翻了接近五倍,可谓相当成功。

当然,这些被内部职工买下的企业也有搞得不好的,宋维志只是过去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接收一家饮料灌装厂——主要不是买工厂,而是看好那里的政策,政策环境在90年代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