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摸骨(第2/3页)

王锡珩迟疑了一下,还是丽萨推了一把才走过来,王海昆伸手抚摸着他的脑袋,摸到后脑勺的时候重点摸索了好一阵。

“Je skierai à l'âge de huit ans.”王锡珩说,他说的是法语,告诉父亲我八岁那年就学会滑雪了。

“很好,有时间爸爸带你去滑雪。”王海昆停止了摸索,满脸都是慈爱,心中却并不满意,吧这个备品放在香港养大是个昏招,香港的生存压力太大了,即便每月五十万抚养费也无法抵消焦虑感,孩子从小就在竞争中生存,学这个学那个,家长连夜排队等一个学位,可是给太充足的钱又怕孩子丧失竞争力,还真是矛盾啊。

“你身体点样,几时能站起嚟?”丽萨关切的问了一句,她和苏晴一样,曾经对这个男人有过真爱,但现在只剩下利益关系,为了每月五十万港币,也为了孩子有个父亲,她才忍受这一切。

“我相信用不了太久就能带锡桁滑雪了,现在医疗技术那么发达,心肝脾肺肾都可以打印的。”王海昆叹口气,“这些年辛苦你了,回头我让管家给你汇一千万。”

丽萨正要说些什么,马君健轻轻敲门,似乎有急事,冰雪聪明的丽萨立刻带王锡珩回避了。

马君健进门,低声道:“锡之走了,他应该是和家里联系上了,急着赶回去,可是他没换衣服,没拿手机,也没有护照,我担心会有意外,已经派人出去找了,也通知了警方。”

王海昆面不改色:“你做的很好,晚上我想和儿子一起吃饭,希望不要有人缺席。”

“明白。”马君健退下了。

王海昆拿起平板电脑,上面是两个孩子的体检报告,王锡之和王锡珩是他的义体备件中发育最好年纪最大的,其他的还只有一两岁、四五岁,完全不堪使用,当然王锡珩也没发育成熟,他把丽萨母子叫过来只是为了检验一下质量,刚才的摸骨就是其中一项只有极少数人才掌握的技术。

古人云:头无异骨,难成贵相。王海昆在一百年前就学会了这门手艺,但他不给别人摸骨,只为自己服务。

王海昆说的没错,现在的医疗技术确实发达,内脏可以打印出来,打印材料是病人或者健康的人身上取下的细胞,经过培养使其分裂增量,加入凝胶,调制生物墨水,喷涂打印在水凝胶支架上,器官成型,取下支架,打印出精密的血管,移植到身上就可以代替原有的器官了,所以他已经不需要靠摘除义体的器官供给自己,原有的那一套体系随着科学的进步而慢慢淘汰。

但科学的发展速度无法和人的衰老疾病意外同步,脏器相对于脊髓和眼睛还是简单的,人体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纤维被切断,大脑信号无法抵达肌肉,这就形成了瘫痪,而现代医学还无法修复神经纤维。

所以王海昆有一个备选计划,就是使用王锡之的整条脊椎,这很难操作,因为过不了苏晴那一关,偏偏苏晴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车祸,再也无法作梗,这似乎预示着某种天意。

王海昆刻意不和儿子们生活在一起,是因为他也是活生生的人,也会有感情,他不愿被这种感情所束缚,不愿让爱成为自己的软肋,以至于该用人的时候下不了决心。

……

王锡之买的是欧洲铁路公司的通票,可以畅游欧盟所有国家,他东躲西藏,终于等到开往巴黎的高速列车发车,迅速上车,找到自己的位置,把甩帽衫的帽子拉上,戴上耳机,在角落里拿着手机专心致志。

手机的另一端,是高一七班全体同学群策群力,帮助王锡之踏上回家之旅,同学们给的方案简洁明快高效,抵达巴黎后找中国大使馆,凭借生物身份验证领取旅行证件,搭乘飞机返回国内,国际航班需要的资金大家可以众筹,但最好不要再使用刷脸,因为那样容易被追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