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光环加成(第2/3页)

“总公司那边很看好马修·霍纳这部片子。”营运经理对大卫·詹姆斯说道,“本身马修·霍纳的片子就是热门,又遇上班加西恐怖袭击,《美国狙击手》大热是必然。”

大卫·詹姆斯轻轻点头,“我们那边也有类似的判断。”

营运经理又说道,“今天下午总公司刚刚下发了通知,明天《美国狙击手》全面上映时,帝王娱乐所有影院的放映银幕数增加百分之十。”

“要爆了啊。”大卫·詹姆斯有了这种判断。

随着又一场电影结束放映,他离开柜台这边,去了出口通道那边。

一晚上的工作结束,大卫·詹姆斯回到车上,迅速统计出了今晚实地调查得出的一系列数据,在他调查过的五十五人中,男性观众占据了大多数,达到百分之六十一,其中二十岁以上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五,总体平均打分为A。

不过,在一个特殊群体中,影片口碑爆棚。

大卫·詹姆斯特地统计了一下,今晚总计咨询了十五名现役或者退伍的军人,他们中有十四个人给出了最高分“A+”的评分。

很明显,《美国狙击手》获得了军人这个特殊群体的普遍认可。

另外,大卫·詹姆斯还发现了一件事,从咨询观众中现役或者退伍的军人的数量可以看出,这个特殊群体的比例相当高。

全美有那么多退伍军人,如果这些人中大部分进入影院观看,单单是他们和他们的家属,就能为这部影片贡献出上亿美元乃至更多的票房。

只能说,《美国狙击手》的宣传,非常具有针对性,很清楚最主要的支持群体在哪里。

影片有马修·霍纳这个卖点,还有利比里亚人的神助攻,再加上宣传发行到位,大卫·詹姆斯想不出《美国狙击手》票房不爆的理由。

美国观众突然之间爆棚的爱国心,确实让人很惊诧。

在周四晚间开始上映的3555个提前场中,《美国狙击手》达到了平均百分之六十的上座率,一举拿下1320万美元。

这是自从北美电影市场提前场的概念诞生以来,九月份最好的提前场票房。

马修得到这一数据统计,才真正松了一口气,不管之前的各种预估和统计多么出色,实际的票房数字才是影片最为真实的市场反应,过往上映之前各种被看好,结果票房大扑街的电影也不是没有。

对于一个投资人来说,没有比影片的营收更重要的了。

在票房数据之外,马修还得到了一份统计,各大影评人罕有的给了他主演的这部影片好评。

过往,由于出演的影片都是商业片,偏重于爆米花的类型,他当然懒得掏钱去做影评人的公关,甚至试映时有影评人找上来要求片方意思意思,都被他拒绝了。

他主演的电影,影评人口碑一向不怎么样。

但社会大形势摆在这里,大部分影评人都不会犯傻。

《好莱坞报道者》的专栏影评人托德·麦卡锡直接唱起了赞歌:从《美国狙击手》的成片来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这片再适合不过了,而且此片实质上仍然是西部英雄的内核,全片看似平铺直叙却让人屏息凝气。另外,马修·霍纳献上了他个人目前为止最好的表演,高潮的沙尘暴枪战扣人心弦。

《洛杉矶时报》影评人格伦·惠普发文称: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又一次用牛仔精神诠释了美国,从生活的日常到战场的日常,没有锐化戏剧冲突,没想讲战争英雄,也没有刻意诗化战争创伤,似乎只是儿时单纯的牛仔精神支撑着男主角一路走下去。

著名影评人大卫·波德维尔直接称赞:马修·霍纳以出色的演技和堪比军人的素养,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狙击手角色。

马修记得,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影评人如此说过他的好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