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一帮蠢货(第2/3页)

当然,并不是说好莱坞特效真的就无敌了。

在马修看来,好莱坞电影特效出色,也离不开世界同行的衬托。

绿幕前拍摄,对于马修来说,几乎是每部电影中都会频繁出现的戏份,也不存在多少难度。

拍摄之余,贝拉·安德森给他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这位皮包工作室的行政总裁,在戛纳电影节的商业交易会频繁出手,尽管没有买任何一部影片,却打乱了哈维·韦恩斯坦多个交易计划。

另外,在一部影片上面,还让哈维·韦恩斯坦大吐血。

一部叫做《艺术家》的黑白默片,哈维·韦恩斯坦本来1000万美元左右就能搞定欧洲以外的版权,结果在贝拉·安德森的竞争下,韦恩斯坦影业花费了2500万美元才拿到手。

唯一能让哈维·韦恩斯坦感觉安慰的是,这2500万美元拿到的是影片的全球版权。

马修还是有点吃惊,花费2500万美元的高价,买下一部黑白默片的版权,哈维·韦恩斯坦这是在豪赌啊。

他当然知道哈维·韦恩斯坦豪赌的是奥斯卡。

问题是,这样一部黑白默片即便拿到奥斯卡重量级奖项,又能有多少人看?

反正贴钱给他,他也不会去看。

就像他对黄金年代的电影始终没有兴趣一样,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

或许哈维·韦恩斯坦的电影世界他不懂,就像他始终不曾真的读懂奥斯卡一样。

因为他不曾踏足过奥斯卡这场权利与金钱的游戏。

这场游戏不比白宫的竞选干净。

比如就他所知,当年《撞车》在奥斯卡上撞翻《断背山》,放出的无疑是金钱大招,《撞车》雇佣的公关公司,给电影学院上至评委下至看门的保安,制作并且发出了总计高达十六万份的精装光盘和纪念品,仅仅光盘制作费与邮寄费用就高达数百万美元。

效果也是明显的,奥斯卡给了李安最佳导演,却把最佳影片发给了《撞车》。

今年拿到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的《拆弹部队》干得更绝,梅根·埃里森这个超级有钱的富二代,不计成本的冲奖,不但派发光盘和纪念品,还亲自上场操作,让一位制片人给诸多的评委发邮件,直接呼吁他们给《拆弹部队》投票。

这事几乎公开化,电影学院也不能视而不见,如果不是学院警告了《拆弹部队》剧组,让梅根·埃里森有所收敛,估计今年的奥斯卡就要臭了。

说实在的,如果大卫·埃里森放弃走商业化路线,也像梅根·埃里森那样赤膊上阵以金钱发动攻击,奥斯卡或许会面对更为糟糕的情况。

学院是规定了评委只能接受与影片相关的纪念品,但这里面可做文章的地方大了。

最早影碟机出现的时候,某些人就送上电影碟片的同时,还赠送一台价值不菲的影碟机,美其名曰借给人看片子。

这东西那时普及率不高,完全说得过去,但借出去之后,什么时候收回来,鬼才知道。

至于印着电影标记的精美瓷器,学院允许的普通香槟变成名贵香槟……这些都不要太多。

规定的下面总是隐藏着交易,就像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如果搞定当届的评委团主席,拿个奖不是问题。

马修虽然不太了解政治,却知道政治选举充满了台面下的妥协与交易。

政治如此,电影行业也不是例外。

哈维·韦恩斯坦拿到了《艺术家》,花费的代价在马修眼里极其昂贵。

可惜马修很清醒,他对奥斯卡没什么影响力,否则肯定会给哈维·韦恩斯坦出点难题。

不管怎么说,他都让韦恩斯坦影业多花费了1500万美元。

时间渐渐接近六月底,经过三个多月的拍摄之后,《速度与激情5》终于宣告拍摄阶段结束,贾斯汀·林立即带人进入后期制作阶段,编剧克里斯·摩根直接带着他的团队开始了《速度与激情6》的剧本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