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坠落凡间的天使(第2/3页)

车队领队的难民署官员这时走了过来,这次带队的是菲利普·格兰德,他过来之后也叮嘱了几句与布朗·威廉姆斯类似的话。

马修是来这里作秀的,又不是拯救世界的,当然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人一旦有钱了,就会惜命,他也不例外,这里所有的一切加在一起,在马修眼里,也没有他自己的小命金贵。

周围的记者都在准备设备,以记录下难民营的实际情况,马修这边也与菲利普·格林德沟通完毕,在几名难民署官员和保镖的陪同下,向着难民营走去,很多记者随后跟了上来。

这个难民营建立的时间已经很长了,马修进入之后,最大的感觉就是脏乱差,曾经他最为穷困潦倒时居住的棚户区,都比这里强之百倍,从一个帐篷间走过之后,他深切的感受到了一件事。

这件事当然不是要为受困受难的黑人兄弟贡献出一切,他这种人也没有类似的觉悟。

马修深切感受到,投胎真的是一门技术活,没有生在非洲,确实是种幸运。

他想起曾经有人要这要那,觉得各种不公平,估计来非洲的黑人区待上几年,才能觉悟自己生活的国度是多么的安定繁荣。

马修沿着一条稍稍平坦的土路,从帐篷间一路走过,这里的黑人身形消瘦,目光呆滞,似乎失去了对生活的所有希望,仿佛战争摧毁了他们的一切,包括内在的精神意志,剩下的只是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的身体。

战争从来就没有在人类的历史上消失过,马修虽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也知道由宗教、信仰、民族和意识形态带来的战争,别说是联合国了,即便是出现一个地球联邦,恐怕都难以根除。

“就这片区域了。”难民署的工作人员这时低声提醒道,“这里是我们规划出的慰问区。”

后面的媒体记者也跟了上来,马修随即进入一个帐篷当中,与里面一个消瘦的黑人握手,说着事先准备好的套话,甚至与他拥抱了一下。

这些全都被后面为数众多的摄影记者拍了下来。

如同海伦·赫尔曼说的那样,马修没有带任何慰问品,更多的是言语和身体上面的交流,与难民的每一次握手,每一个拥抱,都被记者忠实记录在了镜头里面。

海伦·赫尔曼之前就跟他说过了,明天他会接受来自《时代》杂志的专访,并且登上明年第二期的时代周刊的封面。

以他现在的名气和地位,不可能成为《时代》周刊的开年封面人物。

能登上明年第二期的《时代》周刊的封面,也相当不容易了,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他的两大赞助商梅赛德斯·奔驰和劳力士都有出力,联合国难民署也在中间插了一脚,《加勒比海盗》剧组也喜闻乐见,加上马修本身的影响力,才有了这次专访。

在难民营的慰问和实地考察,马修一切都按照难民署制定的计划走,难民署方面有完备的方案,也用不着马修这方面太过操心。

后面有媒体记者,前面有难民署负责开道,虽然临近索马里,但难民营在肯尼亚境内,肯尼亚是东非社会稳定和安全秩序最好的国家之一,一行人的基本安全都有足够的保障。

马修除了与难民们拍照合影,还特意观察了一下布朗·威廉姆斯,或许是有过军人的履历,这位三十多岁的前三角洲部队成员,始终没有放松过警惕,在不引人注意的角度,紧紧盯着马修接触的每一个黑人。

难民营之行很顺利,并没有遇到狗血的枪击或者抢劫事件,这里在蓝色贝雷帽的维持下,基本秩序还是有的,而且也没人会随意针对联合国难民署的人,毕竟没什么好处。

离开难民营,马修上了汽车,跟随记者和难民署的官员一路往北走,驱车接近两个小时,来到了北边距离难民营最近的一座城市的外围,这里有一座大型儿童福利院,收留了上百名没有亲人的难民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