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后记(第2/4页)

江州队就是一所大学,年轻球员们可以在这里尽情的展示自己,因为这里有层出不穷的流动机会,从升上超级联赛的那一年,从老董到曼巴,全都给卖了,连已经到了平京大学生队的弹头和小奥都被买走!

以至于江州队当年全靠周波和黑风四煞跟一帮新兵蛋子撑过去,差点没降级!

然后第二年努米迪亚、卡德拉和丁丁他们又被卖掉,全队几乎又是大换血!

培训集团下属的外援经纪公司到第三年已经拥有五十多名巴西廉价外援,半数以上都分布在甲级和超级联赛俱乐部,剩下的留在培训集团暂时做教练。

起码在甲级联赛,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挤掉了高价外援,真正实现了外援只是用来给本国联赛做辅助,提供赛场特色和协助提高的作用。

然后三家俱乐部共有的国内球员经纪公司,当然是赚得钵满盆满。

这都属于陈素芬这个体育总监管理的范畴,于嘉理也肯定是大股东了。

其实从白浩南踏入甲级联赛的时候,他就这个思路,球队跟俱乐部不是为了夺冠为目的,而是提供更多职业比赛机会锻炼新人。

江州队在甲级联赛的第一年不过是时势造就的结果,才快马加鞭的第一年升超,那就索性建立三级联赛队伍,全面培养吧。

卖出去的球员不光是为俱乐部、培训集团的青训筹措资金,更多是把他们熟悉的心态传播带到其他俱乐部,所以老董他们与其说是被卖掉,不如说是撒到各处的种子!

就像今天,老董同样穿得很正式,目光复杂的坐在第一排的另一边,经常偷偷看白浩南,好久都没有这样近距离看见狗头了。

四年下来,江州俱乐部一共向两级主要联赛输送了57名年轻球员,现在已经成了常态化,其他俱乐部知道江州队不是来争冠军,就是做买卖的,每个赛季都盯着江州队的发挥,谁好买谁,蓉都队、桂西队都是一样的情况,这俩输送得更多。

价钱还不贵,市场上的明日之星曾经飙升到五六千万一个,白浩南这里几百万就行,球员工资给高点。

这反而促成了其他俱乐部放弃偷挖拐骗,因为家长球员狮子大开口的签字费也水涨船高,到头还要面临打官司赔钱,还不如按照程序买,这么便宜的。

三年时间,硬是把全国年轻球员的泡沫价格压下来!

这样的情况下,谁敢接手蓉都?

就好比接手一家中学,学生都是要毕业的,自己又没有生源,重金买个空壳子来,等着降级得罪领导么?

所以三家俱乐部的格局慢慢固定下来。

这反而又促成所有立志于想打出职业身价的年轻球员,趋之若鹜的到白浩南手下镀金!

栗征就是其中的典范,在国青队里呼风唤雨,回到一线队能上场的机会很少,第二年不惜停训罢练的自己掏钱买断自己合同到了江州,也为江州队保级立下汗马功劳,同时让自己第三年被高薪买走成了强队主力!

宗明系的三支队伍,能够有效点拨年轻球员,更主要是敢于给他们足够的机会去展现提升自己,这样的俱乐部哪个青年球员不想去?

金字塔状的青训球员结构,在白浩南运作的前后七年时间下,也已然成型,五百二十余家培训营,两万多名接受过青训教练资格认证的年轻教练,超过三百万在宗明培训营接受过半年以上培训的孩子,这个数据比教育部那个一千二百万的少儿球员靠谱多了。

虽然还远远不够,但显然这条路才是正确的。

现在总领青训到职业球员转换这个渠道的体育总监,连续三年拿全国最佳,确实是实至名归。

提到陈素芬,再知道她父亲是谁,圈内人也就心下了然了,反而很少嚼她跟白浩南的舌根。

一身银色短装礼裙的彤彤,作为当红艺人,陪同国家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梁皓站在台上宣布了这个习以为常的奖项时候,陈素芬完全是带着轻描淡写的态度拿下来,获奖感言就是:“我有三胞胎的儿子,今年也是U11青训球员,这下终于可以凑齐三个奖杯给他们每人一个免得打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