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有时起,有时落,好运?歹命?(第2/3页)

只要踢过球的,多半都经历过这名后卫的场面,空中有球飞过来,这时候往往就俩选择,没干扰的话心里有百分百把握停下,如果对方冲近了贴身拼抢,那就安全起见的头顶脚踢反正远离,跟刚才王昕彤的动作差不多。

这个叫解围。

偏偏吉敏这时候急停!

给了这名后卫一个能够把球留下的错觉。

只要不是那种天赋异禀喜欢耍花样的天才,标准的后卫这时候都会选择那就拿下来,控制住给别人。

还是得说跟着白浩南的人,都是好演员,吉敏急停这下甚至还侧脸看了下旁边,好像是明知道抢不到了在思考下一步咋办。

这才真的麻痹了防守球员,产生了盲目自信,他觉得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可以轻松的把球控制在脚下,那就停下来吧……

其实吉敏眼角一直瞄着对方呢!

这也是阅读防守球员身体语言的能力,在球落下来之前的那一刻,准备一脚抡出去,和要稳稳停下来,身体本能做出的准备动作是不一样的,他的身体已经透露出他的意图,意识到防守球员没有选择在第一时间解围的刹那。

吉敏又高速启动了!

当年他在白浩南面前展现过的最大强项就是启动。

两年多过去了,吉敏终于知道怎么把自己这一丁点最强的天赋发挥到极致。

能高速启动的球员很多,但如果懂得先诱骗对手,再高速启动,那就已经赢在起跑线了。

所谓斗勇还要会斗智,就是白浩南灌输给自己球员的重点。

当初他教会医科大前锋,揣摩记住对方中后卫倒退几步必然冒顶,就是这种体现,只是那时候还用比较简单的死记硬背,现在已经教会前锋玩心理战了。

想想吧,那防守球员原本看见高速冲过来的前锋,第一选择就是解围打出去,瞄见刹车中止,才改了主意要自己停下来,谁知道马上又看见冲上来!

而且吉敏还用尽手段的面目狰狞,脚步凶狠!

瞎子都能感觉到他的志在必得!

身体是为停下球做出的髋关节、肩部运动,临时改变就很别扭,而且大脑里面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改动,已经有点乱了!

那么第一次触球出现问题的概率会非常大!

特别是面对大学生球员,年轻球员,他们因为经验不足,在这种人为制造出来的突发状态面前会慌。

啪的一下,可能就是脑海里准备不足,脚腕不够柔和,球就停得距离身体远了些!

这一切其实只发生在短短一两秒内!

在甲级联赛中已经无数次这样去诱骗试验过的吉敏,纯属日常操作。

白浩南叮嘱过他,不这么干,傻乎乎的冲上去抢,百分之百都会被对方后卫迎面解围,不上去抢,对方更可以停下来做更多事情,而这么干,不管怎么说,可能迫使他完成一次糟糕的传球,或者差强人意的解围,也可能拖慢对方节奏,让对方球队不舒服,总而言之,情况都不会比让他直接把球稳稳踢回去更糟糕。

逼抢逼抢。

逼一下,再抢,吓唬吓唬对方,再抢。

利用节奏的变化,破坏对方的节奏。

不是每次都能成功。

但只要成功一次,好比现在,吉敏就像个刮刮彩刮到台彩电的孩子,心里乐开花的扑上去,脚尖一捅,就把足球摆脱了后卫的控制范围,冲进禁区!

实在是因为这个长传冲吊太过寻常,德国大学生们都认定自己的后卫能轻易解围,谁知道两个人之间还发生了这么复杂的心理博弈呢?

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过来靠近支援的,唯一一名准备等着接传球的后卫都在七八米外。

这就是高位逼抢的核心。

自己的高位就是对方的后卫线,在后卫线抢下来的球,那就直接面对守门员了!

投入不大,收益回报很高啊!